细讲诸菩萨障法果报及所发誓愿
细讲诸菩萨障法果报及所发誓愿

昨天呢,我们讲了种种心。其实种种心当中呢,那个愿心非常重要。我们讲愿力大过任何的业力,愿力大于任何的业力,你的信心、你的心地都跟你的愿力、跟你的愿心有直接的关系。发什么样的愿心呢?弥勒佛和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对话,发“殊胜至乐”,就发愿的这个,有一段非常适合我们。说有些比丘啊,有些出家人哪,现在是什么毛病呢?叫业障深重。你们对号一下啊。

一、诸菩萨业障深重,诸根闇钝

【是时,众中多有菩萨,业障深重,诸根闇钝,善法微少,好于愦闹,谈说世事,耽乐睡眠,多诸戏论,广营众务,种种贪著为所不应,忘失正念修习邪慧,下劣精勤行迷惑行。】

(《弥勒菩萨所问经》亦名《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出自《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一)

“业障深重,诸根闇钝,善法微少”,善法微,微,微妙的微,微小的微,非常少。“好于愦闹”,打打闹闹,搞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相互之间相互折磨、相互烦恼、相互折腾。“谈说世事”,是是非非,长长短短。“耽乐睡眠”,一睡睡不醒。“多诸戏论”,净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多诸戏论”,都是玩笑之语,都是无关紧要的事,都是世间轮回之事,世间之事。“广营众务”,这个对你们不适合,因为你们没有“广营众务”,干各种各样的杂活。“种种贪著为所不应”,其实所有刚才讲的“好于愦闹,谈说世事,耽乐睡眠,多诸戏论”,都是“种种贪著为所不应”。“忘失正念”,正念经常忘失。“修习邪慧”,正念忘失之后修习的都是邪,邪知邪见的邪,智慧的慧,邪慧。“下劣精进”,精进啊都很下劣,说不想精进嘛都很想精进,说想精进呢都精进得实在不怎么地,是“下劣精进”。“行迷惑行”,一天到晚呢疑惑不断,在疑惑之行。这是讲有一帮比丘是这么个德行,他们非常烦恼,然后呢弥勒菩萨就把这些人带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释迦牟尼佛说什么呢?

二、障法的因果

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汝等应起,勿复悲号生大热恼。汝于往昔造作恶业,于诸众生以畅悦心,瞋骂毁辱,障恼损害,随自分别,不能了知业报差别。是故汝等,今为业障之所缠覆,于诸善法不能修行。”

“善男子,汝等”,说你们 “往昔造作恶业,于诸众生”,对众生怎么样呢?“以畅悦心”,就以自己自私自利、自己痛快、自己欢喜的心,干什么呢?“瞋骂毁辱”,对别人啊,对别人不满,一说起来别人,这个不是那个不是,没有一个对的,都不是的。“瞋骂”,总是觉得别人不对。“毁辱”,不仅瞋骂,而且还对人家进行侮辱,对人家起恶念,“瞋骂毁辱”。“障恼损害”,设置种种障碍,生出种种烦恼,相互损害,首先是自己受害。“是故汝等,今为业障之所缠覆,于诸善法不能修行。”

尔时,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汝曾往昔,于俱留孙如来法中出家为道,自恃多闻修持净戒,常怀憍慢傲逸之心;又行头陀少欲知足,于是功德复生执著。尔时,有二说法比丘,多诸亲友名闻利养,汝于是人以悭嫉心,妄言诽谤行淫欲事。是时法师亲友眷属,由汝离间说其重过,皆令疑惑不生信受。彼诸众生于是法师,无随顺心断诸善根。”

这些菩萨闻到这个以后就说,那我们到底过去世犯了什么罪呢,让我们今天这样闻到善法也不能修行呢?好,那么佛就说了,你们在俱留孙如来的时候出家为道,“自恃多闻”,自己贡高我慢,认为自己多闻,知道东西很多。“修持净戒”,你们常常修戒,戒好像具足圆满的意思,修了很多净戒,守戒都非常精严。“常怀憍慢傲逸之心”,就是这个心啊,傲慢,老认为自己了不起,而且自己实际上是骄慢、放逸,“骄慢傲逸之心”。“又行头陀少欲知足”,这些人全部天天行头陀行,要求自己非常精严。日中一食,住墓地,树下一坐,穿粪扫衣,每一顿饭都不受请,都去乞食。就像我们的演H师一样,光着个脚丫子,留着个长胡子,这样子啊,是这样,“又行头陀少欲知足”。但是呢,于这个头陀行的功德生了执著之心。

“尔时”有两个说法比丘说非常好,“多诸亲友名闻利养”,来学习的人特别特别地多,人气特别特别地旺,也多名闻利养,大家都评价非常好,供养非常多。“汝于是人”,你们就对这两个人呢,“以悭嫉心”,悭贪、嫉妒之心;“妄言诽谤”,就诽谤人家,“妄言诽谤行淫欲事”。“是时法师亲友眷属”,“是时”,这个时候这个法师的信众呢,由于你们的离间的缘故和说他重过的缘故,“由汝离间说其重过”。那说其重过呢,这是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人家没有过错,你编人家的过错;第二种呢,他有过错,你说他的过错。“说其重过”。“皆令疑惑”,那么他的信众就都生了疑惑心,“不生信受”。

是故汝等由斯恶业,已于六十百千岁中生阿鼻地狱;余业未尽,复于四十百千岁中,生等活地狱;余业未尽,复于二十百千岁中,生黑绳地狱;余业未尽,复于六十百千岁中,生烧热地狱。从彼殁已还得为人,五百世中生盲无目,以残业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钝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丑缺人不喜见,诽谤轻贱戏弄欺嫌,常生边地贫穷下劣,丧失财宝资生艰难,不为众人尊重敬爱。从此殁已,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还于边地下劣家生,匮乏饥冻为人诽谤,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设欲修行多诸留难,虽暂发起智慧光明,以业障故寻复还没。汝等从彼五百岁后,是诸业障尔乃消灭,于后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时彼佛当为汝等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你看啊,“是故汝等由斯恶业”,就由这个恶业啊,六百万年当中生阿鼻地狱,四百万年当中生等活地狱,两百万年当中生黑绳地狱,六百万年当中生烧热地狱。“从此殁已”,地狱完了,一千八百万年,“五百世中生盲无目”,就是盲人,没有眼睛。“以残业故”,这还没有受完,“在在所生”,在每一个所生的地方,“常多蒙钝”,懵懵懂懂,“忘失正念”。“障覆善根”,善根都被遮障了。“福德微少”,没有福报。“形容丑缺”,面容非常的丑陋。“人不喜见”,人人见了都不生欢喜。“诽谤轻贱”,别人都对他进行诽谤轻贱,都埋汰他,都说他不好。“戏弄欺嫌”,人家都戏弄他,都被人家戏弄,被人家欺负,被人家嫌弃。“常生边地”,出生的地方都是边穷下贱之地,“常生边地贫穷下劣”。“丧失财宝资生艰难”,得不到财宝,吃饭也难,也没有钱,房子也没有,“资生艰难”,所有的资生器具都非常的艰难。“不为众人尊重敬爱”,一切人都不敬你也不爱你,都嫌弃你,都欺负你。

“从此殁已”,就是说这样的时间大概多长时间呢?大概延续了三千多万年!“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就是法快要灭,末法的时候又出生了。“还于边地下劣家生”,还生在边地下劣家里边。“匮乏饥冻”,哎呀,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挨饿饥冻,各种物资都非常匮乏。“为人诽谤”,所有人都诽谤他,都说他坏话,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没有一个人给他一个公正的待遇。“忘失正念”,他本身呢也没有正念,整天跟阿Q一样,哎哟,难过得不行。“忘失正念”。干什么呢?“不修善法”。不知道善法在哪儿,也不修,也没法修。饿着肚子被人骂着,被人说着,住的地方也没有,六根也不全。“设欲修行”,想修行,“多诸留难”,困难重重。“虽暂发起智慧光明”,暂时冒了那么一点点智慧之光,“以业障故寻复还没”,因为自己的业障啊,刚冒了点就没了,刚见了个影子又没有了,“寻复还没”,又没了。

“汝等从彼五百岁后”,就是再过这五百年之后,“是诸业障尔乃消灭”,这业障才消除了,就算这个业报结束了,大概五千万年。“于后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时”阿弥陀佛为汝等授记,你就成就了。

三、诸菩萨发愿

尔时,诸菩萨等闻佛所说,举身毛竖,深生忧悔,便自抆泪,前白佛言:“世尊,我今发露悔其过咎。我等常于菩萨乘人,轻慢嫉恚及余业障,今于佛前如罪忏悔。我等今日于世尊前发弘誓愿。”

你听着啊,“尔时,诸菩萨等”,听到这个佛的说法之后啊,“举身毛竖”,整个汗毛都全竖起来了。“深生忧悔”啊,自己深深忏悔了。“便自抆泪,前白佛言”,一边抹鼻子一边抹泪地“哎哟世尊啊……”。“我今发露悔其过咎”,忏悔呀。“我等常于菩萨乘人”,就是常于发了菩提心的人,“轻慢嫉恚”,就是说对这些别人轻慢,有轻慢之心,有嫉妒之心,有瞋恚之心。“及余业障”,种种业障。“今于佛前如罪忏悔。我等今日于世尊前发弘誓愿”。这个誓愿很有意思啊,你们以后要经常读一读的。

我看了这个挺感动的。这个修行啊,细中之细最难寻,就是这个细节啊。其实我们修行啊,就像玉匠雕这个玉啊,把它雕成一个作品,有的花三年、花五年,花三十年五十年,雕成一个作品。其实呢,我们修行就是雕我们这颗心,每一个细节都要雕好,它才是圆满的。是不是啊?因为我们的心全部被污染了,所以说我们雕的时候呢,一定要注意细节,细中之细,不能含糊,千万不能含糊。修行有没有深度,就看你要求自己严不严,细不细,深不深,就看你对自己狠不狠。这几个(是)白话啊。

所以你看看啊,他们过去,等于是傲慢、说人家过,然后发了这十三愿。这个就是说什么呢,他说这个意思,发了这个愿以后啊,这愿能灭一切业障。我们一起念一念啊。

第一: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见有违犯,举露其过,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第一,“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若于发了菩提心的这些人。你看第一个啊,“见有违犯,举露其过,我等则为欺诳如来”。就是说无论咋地,人家有错没错,我不会去说人家。

“见有违犯举露其过”,这个很容易,是不是我们经常会犯这种错误啊?你们仔细思维啊,“见有违犯,举露其过”,自己得到什么好处?它带来的影响怎么样?太深远了!是不是啊?你举人家过,本身来讲,菩萨戒叫不说四众之过,你说过,就给这个团队增加负能量。是不是啊?然后你受影响不说,受到你传播的人也受影响,这个就是团队的蛀虫、害虫,这个过失是非常大的。其实我们就讲,这个事情说了给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的事,可是我们经常干,所以发这个愿哪,就“见有违犯,举露其过”,不干这个事。

“见有违犯,举露其过”,这是第一点啊。

第二: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戏弄讥嫌恐惧轻贱,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戏弄讥嫌恐惧轻贱”,你看按照我们的习性啊,很容易发生这个事,是吧?戏弄讥嫌,恐惧轻贱别人。这些东西啊,都是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团队没有好处,而且给自己留下祸根的事。是不是啊?你说别人,别人将来会不会说你啊?一定有这个果报。你看看啊,这个心,一念心,你不去说别人、不去戏弄别人、不讥嫌别人,其实你守的是自己的心,也是守的是自己的关,你将来就没有这个果报。对不对?可是你去说别人,将来就别人说你。所以你看啊,修行啊,要能积功累德,不要犯错。实际上来讲你犯的任何过错,说不好听的,都是要用你的福报来补的。所以说,你看同样在一个团队,有的人蔫不噔地不吭声,人家傻乎乎的就知道个傻,人家就能得大受用,得大利益。你看起来不经眼的事,无量无边的过失,而且埋下无量无边的祸根,这是最不划算的事。所以你看这个地方都是大修行,是不是啊?但是如果你心不细呢,“哎呀,那个人咋这个德行?”“那个人咋这么垃圾?”说别人。你不知道你这个过错啊,都不能因小见大、见微知著啊。细中之细最难寻,你懂得了在这个细节上控制自己,把握自己,这个地方把握住自己了以后啊,这就是缘起啊,这就是原始点。是不是啊?这缘起、原始点把握住自己了,你后边就一切无碍啊。你想想看,你如果戏弄讥嫌恐惧轻贱别人,你会带来多少的一系列的缘起?所以千万不要讲啊,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这个人这样子,那个人那样子,说这些东西以后啊,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砸自己的脚。

所以你们说人家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然后你们又戏弄别人,讥笑别人,嫌弃别人,轻贱别人,这个东西都是要修的心。所以说,我就以后再不戏弄,再不讥嫌,再不恐惧,再不轻贱。

第三: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见在家、出家菩萨乘人,以五欲乐游戏欢娱,见受用时,终不于彼伺求其过,常生信敬起教师想。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见在家、出家菩萨乘人,以五欲乐游戏欢娱,见受用时”,你看到别人啊,搞这个五欲六尘的东西,“终不于彼”,我不看别人,我也不思维别人,“伺求其过”,就是说老拿个放大镜来看别人有什么过错,就算人家犯错,在那儿搞这个事,你也不能这样。当“常生信敬起教师想”,我对这种人还生信心,生敬意,因为他暂时的迷惑,或者说我看不懂,或者人家也许在度众生,搞不懂,所以我是“常生信敬起教师想”。“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也就是看到在家的或者是出家的人哪,沉湎于五欲之乐,而且很受用,就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都不能去挑他的过错、而且对他还要常生信敬,生出信心,生出敬意,起教师想,要认为他是你的教师。他是不是反面是你的教师啊?这个起教师想。你看,这个细节上,见到这种人,你看你的心啊,你不能生反感,不能生不以为然,不能心恨,不能生怨,不能批评,还要信敬,“常生信敬起教师想”。还不能“伺求其过”,就是专门找人家过错。伺就是伺机行事的伺,是这个意思。不要伺求其过,不要去看别人的过错,知道吧?

你们想想看啊,我们讲诸行无常,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无常的,对不对?他有情绪好的时候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他有迷糊的时候也有觉悟的时候,是不是啊?实际上你的都是一个局部,这个局部代不代表他的全面啊?不代表。是不是啊?不能代表。所以说,你要知道,你不要以这个局部来当作他的全体,(否则)你就犯错了。然后你要突破这个局部的相,比如说你们现在在这儿,你们人犯再大的过错,都是来求解脱的,对不对?比如说有的人好吃懒做,他有一天觉悟了也很厉害的。是不是啊?比如说你看啊,你们就拿今天来讲,你看演R,在这儿给你们带来烦恼够多了吧?整天事多吧?那也是我们自己家的孩子啊,最后觉悟了。你看,不能小瞧这种人哪,人有一天一旦觉悟了以后那就是个人才。那不觉悟就是个蠢材,是不是这样?一旦觉悟了,你看这个演R在这儿挑了大家多少不是,整了多少故事,提了多少意见,跟你们顶了多少牛,你看觉悟了,人家马上就变成一个好人。是不是这样?所以,他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其实就像诸行无常,这人哪,有不觉悟的时候,你要有耐心。是不是啊?所以就讲啊,你要看这个人背后的实质,不要看表象。你看表象,你就被现前的表象所迷惑,然后你为现前的表象烦恼。就好比讲,今天来了乌云,你给这乌云烦得够呛。你烦得够呛,其实乌云明天就没有了,因为它不是个常的东西,对不对?你像那个演R也一样,她烦得够呛。你看她经过这段时间以后,人家回去就痛改前非,就改了。是不是啊?其实只要能改,以前的都不是事儿。是不是这样?

我给大家讲啊,昨天来的时候啊,发烧,头发烧一直是晕的,给你们讲了一上午的课,一回去就不行了,更不行。我烧的呀,起码四十几度,坐也不是,躺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觉得只有死啦。后来没有办法,我在等死念佛。等死念佛啊,我在这儿等死。因为什么呢?那个时候啊,除了念佛,哎哟什么叫念佛?没有他想啊,我也不找感受,我也不找感应,我也不求瑞相,我也不求好受,什么都没有,最后儿我就只剩下念佛,只剩下念佛。因为身体难受嘛,难受就难受吧,也不对这个难受生出反感之心,等死,我就等死,念佛等死。昨天下午念一下午,晚上念一个晚上,念到第二天早晨,这个烧才退下来,才好。哎哟,这个等死念佛很好玩儿。等死念佛啊,那时候念着佛等死,你想想看,你们要有这个心来念佛的话,一个人要有等死念佛的心来念佛,这个佛绝对念得好。念得好不好啊?肯定。你要等死啦,无欲无求啦,要死啦,管他这个世界怎么样,管别人咋样,什么都不管了,就一定没有分别心了,对不对?最后只剩下上气不接下气,只有等死的份了,还管它念得好不好,管它有什么感受不感受,只要念佛就行啦。哦,非常殊胜,非常殊胜。哎哟,这个烧的,这一辈子没有这么高烧过。而且这个人都要烧糊涂了,烧糊涂了。然后这个头痛得不行,今天早晨念好了。等死念佛。

其实我说你们经过这次总结一定要认识到,百分之九十的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跟你都没有关系,你不要拉关系攀缘,因为你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念佛!你把念佛的事抓住啊,其它的东西都障碍不了你。哎哟,我说你们这说闲话、说人过、讥嫌别人,哎哟,是愚痴透顶!愚痴透顶!尤其是女众,喜欢这个说闲话扯是非!你想想看,你讲完了你也不痛快。所以人家为什么大僧不愿意带女众,就是这样。没有任何意义,是不是啊?教你们还被你们说着,被你们讥嫌,说三道四。

还有一个呢,不能求平等心。不能求平等啊。这里边教女众,跟谁说话多了跟谁说话少了,看谁多了看谁少了,这个都是随机的,没有的事,但是有些人就会生想法,等等。所以说为什么不愿意带女众啊,女众的事确实太多!为什么太多呢?你们太能说闲话了。这个闲话,首先让你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执行力。说闲话的人,我告诉你,绝对不是个修行人!修不进去的!你修不进去,还妨碍别人修进去,你修不进去的人传递的全是负能量,绝对不会传递正能量,让别人也修不进去,让别人起心动念,让别人生气。这个闲话说的呀,而且最主要的是你这个闲话说了以后,你影响到别人,影响到团队,你种下一个什么种子?你以后的福报越来越少,你修行越来越难,你心越来越散,说句实在话,生不如死。什么叫修行?这修行啊,不说闲话就是修行,说闲话就带来这么多东西。这个法界给你反馈的力量是什么?你自己的受用是什么?都是自己这一念造的因果,一念恶呀,一念恶呀。

哎哟,我现在说句实在话,每一分钟每几分钟我都很重要,只要空下三五分钟时间,我都要在电脑跟前坐着,我要写些东西,打些东西,看些东西,处于那种状态当中,所以真的,一句闲话都没有功夫讲。那么这就是修行啊,因为你说闲话,心绝对不在道上,你再笨再傻,你心在道上,都能不断地进步。

还有呢,等死念佛很有意思。其实你们好好想想这个等死,你们现在其实都是等死念佛。是不是等死念佛啊?是不是等死念佛啊?还想混个什么,混个国家主席当当?不会想了,对不对?还想广修供养?也不会,对不对?当个什么大和尚?意义也不大,是不是啊?你们实际上就是等死念佛。你有等死念佛的心,别的就都不计较了。计较啥?诸行无常,要知道啊,这个世界就是无常的。你不要对这个无常的世界产生有常想,这是你烦恼的根源。

你认为这个人应该这样,他不应该那样,你就烦恼了。你的这个知见认为他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认为这个环境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认为这个执事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认为这个活动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都是你的知见。其实,说句实在话啊,反对百分之九十是无效的。有效没效?反对无效!你明白了没有?所以一定要懂得随顺、懂得接受。它既然是无常的,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这个这样那个那样,它无常变去呗。

舍利弗为什么觉悟了呢?舍利弗很智慧第一嘛,是不是?老想着有个智慧,把这个搞清楚,把那个搞清楚,最后发现都不究竟,最后发现无常才是究竟的。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对不对?它无常才是究竟的,无常是常才是究竟的。他豁然开朗,他也不管了,你无常就无常去,你无常不要紧,我有常就行了。对不对?

所以外边都是无常的,你要学会随顺,学会接受,学会不为所动,学会把自己设好防火墙。是不是这样?你设好防火墙,其实烧不到你这儿,是不是这样?是你主动投上去,把自己燃烧了,不是人家烧到你这儿。所以讲啊,我们把外边的事情看清楚了,你把外边的事情看清楚了,你就有一个等死的心,是不是啊?等死念佛,等着死,对不对?剩下的就是念佛。这个念佛非常有意思,哎哟太殊胜了,没有般舟这么殊胜的念佛。还有,这个等死念佛的时候呢别人不能打扰,别人一打扰,这个影响太大。

好,再来念啊。

第四: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悭亲友家及诸利养,恼彼身心令其逼迫,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第四个愿,“若于菩萨乘人,悭亲友家及诸利养”,就是说如果我看了人家多或者利养多,名闻利养多,供养的人多,人气旺,我怎么样呢?“恼彼身心”,我去烦恼别人,烦恼他的身体也好,烦恼他的心也好,“令其逼迫”,让他感到非常的为难,“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你看别人朋友多少,你看别人名利多高,看别人有各种利,就是各种好东西有多少,你不要去看这个些东西。

“恼其彼心,令其逼迫”,就是让人家的身心受到烦恼。

为什么我们会让别人受烦恼呢?我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必然会让别人生烦恼,是不是这样?你比如说你喜欢唱歌,你就在这儿死劲唱,别人就生烦恼,是不是啊?因为都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让别人生恼。还有一个要记住,这就是修行,这个修行无所不在,你让别人生烦恼,受伤害,“恼彼身心,令其逼迫”,这就是种了一个不好的因。但是我们现在呢,你们自己好好想想看,哎哟,让别人生烦恼的事太多了,所以这个呢你们好好想一下。

其实,为什么我们强调要有一个利益大众的心、成就大众的心?如果你的心量打开了,就想利益大众、成就大众,这个时候你的心定位在利益大众、成就大众的时候,你就把大众都看作是你的孩子,什么都能接受。是不是啊?坏孩子,就等着机会把他教好,是不是啊?你这样的话呢,你就不生分别心,就是一个只有一念的慈悲,不去恼害他。然后呢,因为你没有我嘛,你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嘛,就不会恼别人。所以这样的话就修的是什么?你在这个团队,不管别人怎么样你都是一团和气,能量全部是和的。知道吧?

其实这个能量场什么都有,就看你接收什么。明白了没有?就像空中的电视台信号,一台二台三台四台,全部都有,就看你接哪个台。你接这个台别的台都没有,你接那个台这个台就没有,是不是这样?所以就讲啊,你们要学会啊,要有智慧。什么叫愚痴啊?跟着习性走,乱接受,坑害别人,恼怒别人,骂别人,说别人,烦别人,这都是跟着习气跑了。明白了没有?所以我们这个电台要选好,电台要选好。

再来啊。

第五: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以一粗言令其不悦,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若于菩萨乘人,以一粗言令其不悦”,就我发愿以后啊,我连一句粗话都不说,让他不高兴的事我都不干。就发这个愿啊。

就说一句粗话让别人不高兴,这件事我都不干。“以一粗言令其不悦”,这个呢,说话做事一定要照顾别人的感受,是不是啊?“以一粗言令其不悦”,修行要修行到这个程度,就是修到这个柔软语,这个语言是这样。

第六: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昼夜六时不勤礼事,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然后,“若于菩萨乘人,昼夜六时不勤礼事,我等则为欺诳如来。”我以后对所有的人呢,“昼夜六时”,日日夜夜,白天黑夜,干什么呢?“不勤礼事”,就是说我礼敬他,礼貌他,礼待他,毫无任何怨嫌。“不勤礼事”,就是我非常勤奋地去做这件事,就要对人家进行恭敬、礼拜,勤奋地、勤恳地、经常地、无时不在地去恭敬别人、赞叹别人。

所以为什么你们要学会随喜功德?般舟的诀窍就在随喜上。有人就说:“师父,你这个叫精进念佛就没有这么多障碍。”,我说是,叫精进念佛没有障碍,但是(叫)精进念佛和(叫)般舟念佛相比,只有百分之一的功德,(甚至)连百分之一都没有。因为精进念佛是精进,般舟念佛是般舟啊!般舟你树一念,你随喜般舟、赞叹般舟一念,你无始劫以来所有做的布施供养功德的总和,都赶不上你这一念随喜的功德大。一切过去诸佛,现在之佛,未来之佛都因般舟三昧而成就。般舟三昧是最胜三昧宝王,是如来之父,诸菩萨父、诸菩萨母、诸菩萨眼,是一切诸佛最上功德,具足成就,圆满无缺。那这个般舟你都不敢喊,都不敢想,都不叫,那你……。你看,你随喜一念的功德就这么大,所以为什么要随喜赞叹?别人有好有坏,你干嘛不讲好的,是不是啊?你讲好的,好的受用啊。所以什么叫愚痴?老看别人的不是,老看别人的坏处,是不是愚痴啊?你看你想好的,讲别人好的,自己高兴啊,是吧?干吗要讲别人坏的?所以这个随喜赞叹,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行的方法。无论对什么人,都要随喜赞叹。

其实呢,我换句话说了,这个世界啊,外边的东西啊,只有你随喜的东西给你有好处,你不随喜的东西给你没好处。是不是啊?随喜赞叹就是吸收正能量,是不是啊?所以我们在这个五浊恶世里边,你要能成就,你不要期望这里边不是五浊也不是恶世,它就是个五浊恶世。是不是啊?既然它本身是浊的,是浊的,是恶的,那个浊的和恶的跟你没有关系,你捡那个不浊的、不恶的来受用,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是不是啊?那你说那个浊的恶的谁不会说啊,那猪也会讲,是不是啊?那讲了跟你根本没有用,反而有害。所以,这个五浊恶世本来就是浊世恶世,你啊不要为浊和恶而烦恼,要有至诚接受的心。你不烦恼了,你不去看浊的,不去看恶的,你眼睛只看金子,你就永远跟金子在一起;你眼睛只看屎,你就永远都是一泡屎。是吧?

苏东坡跟佛印禅师,两个人在一起打坐。打完坐了以后苏东坡问说,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尊佛。他挺高兴。他说,你知道我看你是个啥?(佛印)说我不知道,他说我看你(是)一泡屎。回家以后他跟他妹妹苏小妹说了,今天我得了便宜了,把这个佛印禅师埋汰一通。他妹妹苏小妹就说:“你这个笨蛋哪,你就是一泡屎!”人家心里边只有佛,你心里边只有屎,你就是一泡屎。你说别人是一泡屎,是你的心里是一泡屎。明白这个意思了啊。

所以我给你讲啊,什么叫智?什么叫痴?愚痴的痴啊。如果这个地方你不改啊……所以为什么我首先讲处众修行,就跟大众在一起修行啊,我们般舟共修要处众修行,这个处众修行你没有智慧啊,你收的就全部是负能量。其实呢大家在一起正能量多,但是你们受用的是负能量多,所以我们要学会受用正能量,永远做佛心,不做一泡屎,好不好?阿弥陀佛。

第七: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为欲护持 此弘誓故 不惜身命。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我们反过来看一下他前边讲的啊,第一,昼夜六时对别人进行礼拜、礼敬、随喜赞叹;第二,不说一句粗话,令别人不高兴;第三,不给别人带来任何的恼害,不去羡慕、不去诉说人家的一切的利养的这些;然后看到人家在弯路上,也不伺求其过,对人常生信敬,起教师想;绝不戏弄讥嫌,绝不恐惧轻贱;见人有违犯,绝不举露其过。你看这几个方面,说这个几个方面,如果护持此弘誓故,“不惜身命”。说“若不尔者”,我就是欺诳如来。就我刚才发的愿啊,刚才发的愿,我要用我的身命来护持,我要不惜身命来护持。如果做不到,我就是欺诳如来。就讲这个誓愿啊,这个心,这个愿心能改他的心地,能消他的业障啊。然后,再接着下边讲啊。

第八: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声闻及辟支佛,以轻慢心,谓于彼等不胜于我,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声闻及辟支佛,以轻慢心,谓于彼等不胜于我”,不管别人怎么样,如果我认为别人比我弱,“以轻慢心”,就是说轻视别人,傲慢自己,慢待别人,如果有这样的心,还说别人不如我,有这样的心,“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千万别跟别人比大小,一比大小就有轻慢心。永远把别人捧在前面,看别人好处,哪怕这些都是垃圾,你看他的好处你得利益。这个意思啊。

第九: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善能摧伏其身,生下劣想,如旃陀罗及于狗犬,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善能摧伏其身,生下劣想”,说如果我不能降伏我的身体,摧伏就是调伏我的身体。摧伏就是摧残、折伏,不是说我的身体高贵,照顾它,是摧伏其身,就是降伏其身的意思啊。

“生下劣想”,就认为我这个身体啊是业报身,没有什么高贵的,它是一个六根不净,是不是啊,有很多脏垃圾。我今天听说圆子忏悔,忏悔完了以后她说这几次行法不怎么昏沉,她说这个忏悔把自己心里垃圾丢掉以后啊,就说这个意思啊。所以“生下劣想”,你以为自己很高贵,其实你那里边不知道藏了多少毒。尤其是瞋恚心强的人,瞋恨心强的人,说别人不是多的人、看是非多的人,这心里边毒多得很,我告诉你。“生下劣想”,想的什么呢?就像自己是讨饭的,就像自己像狗,跟那个看家狗一样。“如旃陀罗”,就是最低层的那个人,“及于狗犬”。如果我不把自己放到最低,就是欺诳如来。

你看这对自己啊,要降伏自己,降伏其身,降伏其心。降伏到什么程度呢?“生下劣想”。我本来就笨得不行,本来就傻得不行,本来就蠢得不行,本来就哪儿也不如人。“生下劣想,如旃陀罗”,就是贫民窟,最基层的乞丐那个,社会上最低层的那个人,甚至是狗犬,把自己想成这样子。如果你把自己想成这样子,你就什么时候都能安住。

这个铁脚僧啊,前段有人去了,拜那个铁脚僧。铁脚僧住的房子,哎哟这个场地脏的嘞,简直就不像话,你们的人进去估计五分钟都待不住。后来就送铁脚僧一双鞋子,他收了,送几件好的衣服他“不行,不要,好衣服不要”。说“那你这儿这么差,我给你拿点钱装修一下”,他不干,他说这个不要,我就要搞这个最差的地方,最恶劣的地方,让别人都看不惯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修自己的心。你看这个地方,人心能调适调伏了以后,你什么地方都可以,是不是啊?所以要生下劣想。其实呢,你想想看啊,你的那些缺陷,如果你不生下劣想,它如果真的发展下去,会不会最下最劣啊?任何一个缺陷发展下来都会最下最劣的。所以不害别人,不恼别人,不说别人,不举其过,然后呢你(把)自己看得这么下劣,这么低贱,这样的人呢,心态才是永远是平和的,永远是积极的,永远是安住的,永远(是)能够抓住主题的。是这样。

第十: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自赞叹, 于他毁呰,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自赞叹,于他毁呰”,我赞叹我自己,说别人不是,我就是欺诳如来。我绝不自己赞叹,也绝不去毁呰别人,说别人的不好。

你看就讲啊,讲自己不能表扬自己,不能去毁骂、辱骂、批评别人。如果你按照这样一个法则来处理人和人的关系,这个人和人的关系和不和谐啊?只有和谐。只有从微细的地方、在多声的地方、任何的时候、任何的地方都是和谐的。所以你要有这样的要求,要有这样的细致的要求,然后呢你才能达到圆满究竟。人和人的关系达到圆满究竟的时候,你的修行才没有障碍。知道吧?这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若自赞叹于他毁呰。”

第十一: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怖畏斗诤之处,去百由旬如疾风吹,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怖畏斗诤之处,去百由旬如疾风吹”,就是什么呢?我没有丝毫的斗诤之心,我也不参加丝毫的斗诤之事,我也不听人家丝毫的斗诤的言语,我要躲避这个斗诤之心和斗诤之处。“去百由旬”,有多远呢?百由旬就是两千公里,就是我们要远远躲在两千公里之外。如果我没有这样的去除斗诤之心,我就是欺诳如来。发这个愿。

其实啊,人最难度的是你的斗诤心。自私自利的心呢是一个方面,先说斗诤心,人在这个社会上呢就喜欢争,跟别人争,斗诤心。这个斗诤心呢给自己带来的害处最大,一切的负能量的根源,都是自己的斗诤心所导致的。所以菩萨哪,畏惧这个斗诤之处、斗诤之心。斗诤之处,看那个地方是斗诤的,离这个地方去百由旬,就是说宁愿离得远远的,这是讲心上啊,心上。其实,你如果没有诤心,在这里边别人有没有人跟你争啊?没有。只要你没有诤心,别人都跟你争不了,这就叫“去百由旬如疾风吹”。不是说,哎哟这个人是斗诤的人,你跑一百由旬、两千公里之外,没有用。为什么?你的心还是个斗诤心,在这儿不跟这个人争了,到那儿跟那个人还要争,这不是这个空间距离,是心理距离。

第十二: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持戒多闻头陀,少欲知足一切功德,身自炫耀,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持戒多闻头陀,少欲知足一切功德,身自炫耀,我等则为欺诳如来。”说我做了多少,持戒了多少,我多闻了多少,我的头陀行如何地精美、如何地标准,如何地能吃苦,如何地要求自己严,如何地功德具足,如果我生功德想,我生“我的功德真不错”,“身自炫曜”,我就是欺诳如来。就发心啊。

这个人持戒精严,非常多闻,广修头陀,少欲知足,圆满一切功德,这个时候你要“身自炫耀”,有一丝一毫的炫耀之心,都会走入歧途。他就发愿,我不管持戒、多闻、头陀、少欲知足、功德多么的厉害,我绝不炫耀,有丝毫的炫耀。

第十三: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所修善本不自矜伐,所行罪业惭愧发露。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自己做的一切善事啊,不去表扬自己,或者是说感觉不错;所行罪业都要惭愧发露。我有什么善我都不表露出来,都把它藏着,都不表扬自己,也不认为自己了不起。我有什么恶,我一定及时地“忏悔发露”,克诚披露,求哀忏悔。“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最后一个啊。

四、一切业障皆悉消灭,无量善根亦当增长

尔时,世尊赞诸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说如是觉悟之法,善发如是广大誓愿,能以如是决定之心,安住其中,一切业障皆悉消灭,无量善根亦当增长。

你看啊,世尊,尔时世尊就说了,“善哉善哉,善男子”,说你们能发如是广大誓愿,说如是觉悟之法,生如是决定之心,并能安住其中,你们讲不是要善用其心、调心吗?他围绕这个骄慢放逸之心,这个诽谤别人恼害众生之心,其实来讲的话呢,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对众生有害。说白了啊,这是反过来讲了。我再讲啊,修行,你是修你和大众的关系,你不见大众你和大众也有关系。修这个什么关系呢?修你和大众的一个有利的、利益大众的关系。你看你不利益大众,你就都是恼害大众。现在大家都在自觉不自觉、有意无意地在恼害大众,这些过失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怎么样让自己不恼害大众呢?发了这么十三项殊胜志愿。那么他发这个志愿,这个志愿能起什么作用呢?释迦牟尼佛说这十三项志愿,就是觉悟之法,你们能够有决定之心这样做,而且你的决定之心能够安住、能够相续、能够持久、能够落实、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你们的一切业障皆悉消灭。就一切业障都会消灭了,不管你多大的业障,五千万年也好,多少万年,“一切业障皆悉消灭,无量善根亦当增长”,所以诸业消灭善根增长。

就是你发了这个愿,按照这个愿去做,以决定之心安住在你这个愿里边,一切业障自然就皆悉消灭,“无量善根亦当增长”,各种各样的善根就增长出来了。

佛复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弥勒,若有菩萨为欲清净诸业障者,当发如是广大誓愿。”

释迦牟尼佛讲完这个以后就告诉弥勒菩萨,说如果有人要清净业障,要消除业障者,都应该发同样的这十三项殊胜志愿。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颇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护持此愿,当得圆满不退转耶?”佛告弥勒菩萨言:“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行菩萨道护持此愿,宁舍身命,终不缺减令其退转。”

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护持别人这个愿,能实行这十三项殊胜志愿,此人当得圆满不退转。知道吧?所以佛告弥勒菩萨言:“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行菩萨道护持此愿”,宁愿“宁舍身命,终不缺减令其退转”。就是说你要做到不缺,不缺少,不减弱,知道吧?圆满、完全,时时、处处、事事、缘缘,每一个缘起当中,每一个环境当中,每一个事件当中,每一个时间状态当中,每一个地方,都能做到这十三项殊胜志愿,那么就能够消除诸业,就能够“无量善根自得增长”。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成就几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

弥勒菩萨问佛啊,说发了这个愿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具体做能达到安定无恼、安隐无恼?安是安住,隐是隐藏,是默然隐藏,不表白、不表露,自家的事自己知道,没有任何的烦恼而得解脱呢?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当成就四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何等为四?所谓于诸众生不求其过;见诸菩萨有所违犯,终不举露;于诸亲友及施主家,不生执著;永断一切粗犷之言。弥勒,是为菩萨于后末世五百岁中法欲灭时,成就四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

释迦牟尼佛说,有四种方法可让你安隐无恼而得解脱。哪四种方法呢?你看啊:

一、“于诸众生不求其过”。不看别人过错,不观察别人过错,不思维别人过错,不说别人过错,不恼别人过错,对别人的过错有宽容心。

二、“见诸菩萨有所违犯,终不举露”。就算不小心看见别人了,或者知道别人了,见其有所违犯终不举露。“举露”,就是说人家、揭发人家。这是第二项啊。

三、“于诸亲友及施主家”,就是我们讲人家的跟随者、信众、粉丝,或者人家的物质的待遇、所得的供养、所有的钱财、所有的资粮,干什么呢?“不生执著”,既不执著于别人,也不执著于自己。第三项。

第四项、“永断一切粗犷之言”。不乱说话,守自己的口业。

这就是成就四法,安隐无恼而得解脱。这是正好跟大家说一下。就是说,你要知道他是怎么调整其心的,善用其心,调整你的心,让你的心能发愿发出来。你有这个心,那么就能够消除一切业障,增长一切善根。阿弥陀佛!

好,就讲这么多啊。

五、戒行具足

弟子提问:“那我们也发这个愿吗?”

师父:是要发这个愿,每天要读一读,读一读啊。其实我跟你讲啊,出家人修行,出家人行般舟啊,首要一条就是戒行具足,戒行具足。戒啊。其实我们要修我们这颗心啊,怎么样修修得最好、最快呢?就是以戒为师。

这个经和论是给你讲道理,讲这个道理那个道理,把你的心结打开。戒是干啥呢?戒告诉你这件事必须这样做,那件事必须那样做,几百件事就得几百个标准。那么这个戒的标准,你要透过这个戒的标准来体会佛的心。我老在讲啊,这个戒,你们现在式叉尼,这个(比丘尼戒)都学了,基本上啊。那么这个戒,你要透过戒背后,(体会到)那是如来对你最慈悲的关照。因为如果你按照这样去做,就是说你现在,你开始的时候你没有这个心,但是你可以模仿去做,做得久了以后,你做过了你就知道了佛的心。所以以戒为师,那个戒是戒你的心,摄心为戒。如果你能通过戒,你能看到如来的心地,其实你们懂不懂如来之心啊?(弟子:不懂。)其实不是不懂,你们每个人都不是不懂,都是懂一点,问题的差别不在你懂不懂,问题的差别在你的惰,在于你不去做。是不是啊?就是说,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个啊,这环境当中它就是五浊恶世,它毕竟有不好的,你要老看不好的,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浊心,就是一个恶心。是不是啊? 你说这样太过分了,我怎么是浊心、恶心呢?你比如说我们来做这件事,肯定有做得很好的有做得不好的,就有做得好的有做得不好的,对不对?那你不能容忍这个不好的,这就是个浊心,就是个恶心。对吧?其实那个不好的跟你没有关系,它好的跟你才有关系。是不是啊?所以五浊恶世,本来就是浊恶世界,是不是啊?其实呢,这人都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是别人跟你过不去。

图片

往期精彩:

图片 专注念佛 相续念佛 共修功德 信(合集)

图片 读诵并讲解重点字句(合集)

图片 深信因果(合集)

图片 201602011602《无量寿经》学讲记A(合集)

图片 201602021543《无量寿经》学讲记B(合集)

图片 201602021944《无量寿经》学讲记C(合集)

图片 201602051621《无量寿经》讲记(一)

图片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

图片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

图片 201602081638《无量寿经》讲记(四)

图片 201602091536《无量寿经》讲记(五)

图片 201602101534《无量寿经》讲记(六)

图片 201602111534《无量寿经》讲记(七)

图片 201602121543《无量寿经》讲记(八)

图片 201602131531《无量寿经》讲记(九)

图片 我们所面临的困局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