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21543《无量寿经》讲记(八)(3)——菩萨所修十忍
201602121543《无量寿经》讲记(八)(3)

那么具体来讲,菩萨修十忍我们来学习一下。好,来看注解。

“菩萨摩诃萨。复有十法能净于忍。”

这在《宝云经》里边讲的:

“何等为十?(一)内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随佛教忍、(五)无方所忍、(六)修处处忍、(七)非所为忍、(八)不逼恼忍、(九)悲心忍、(十)誓愿忍。”

(一)“内忍。”

“云何名菩萨内忍。菩萨饥渴寒热,忧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为苦恼。是名菩萨内忍。”

也就是说身体的这种感受,情绪之忍,“菩萨饥渴寒热,忧悲疼痛”。饥渴寒热属于粗的感受,疼痛属于内在的感受,忧悲属于情绪。“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为苦恼,是名菩萨内忍。”

“外忍。”

“云何名菩萨外忍。菩萨从他,闻恶言骂詈,毁辱诽谤,或毁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属、和尚阿阇黎师徒同学,或闻毁佛法僧,有如是种种毁訾,菩萨忍辱,不生嗔恚,是名菩萨外忍。”

也就是说,当你受到这个外境荣辱,毁辱、辱骂等这些外境的时候,菩萨能够忍辱,不生嗔恚,是名外忍。修行是修什么?修自己。怎么样修自己?如理,按理,按法来修自己。这个理和法没有转换成我们自己内在的东西,怎么办?就要修忍。修什么忍?在内,修自己种种感受和情绪的时候,能忍;在外,修受种种毁訾和舆论,侮辱的时候能不生嗔恚,是名外忍。

第三,“云何名菩萨法忍。佛于诸经说微妙义,诸法寂静,诸法寂灭如涅槃相,不惊不怖,菩萨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经,不知是法,终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萨勤求咨问读诵。是名菩萨法忍。”这个法还没有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没有转化成自己的骨髓细胞,还不是自个的东西,现在一定要把它解开,一定要把它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是名法忍。

“云何名菩萨随佛教忍。”随佛教忍。“菩萨嗔恼毒心起时,作是思惟。”云何名菩萨随佛教忍呢?是在嗔恼毒心起的时候修行的。怎么修呢?“作是思惟:此身从何而生,从何而灭?从我生者,何者是我?从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从何因缘起?菩萨作是思惟时,不见所从生;亦不见所缘起;亦不见从我生,亦不见从彼起;亦不见从因缘生。作是思惟,亦不嗔,亦不恼,亦不毒。嗔怒之心,即便减少。是名菩萨随佛教忍。”方便说,就是当嗔怒恼害产生的时候,你能通过觉照的力量,不嗔、不害、不怒,是名随佛教忍。

第五,“云何名菩萨无方所忍。或有夜忍昼不忍,或昼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识边忍,不知识边不忍。或不知识边忍,知识边不忍。菩萨不尔。于一切时,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菩萨无方所忍。”是指修行不论场合,不论方所,不论空间的限制,都能得忍;不论时间的限制,昼忍夜忍;不论有知识没知识,此方彼方,修一个全方位的忍。

第六,“云何名菩萨修处处忍。有人于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大小、内外如是中生忍。余则不忍。菩萨忍者,则不如是。如父母边生忍,旃陀罗边生忍亦尔。”旃陀罗是指最低劣的一种种姓,一种种族,就是最低劣的种姓。在那边也能生忍。“是名菩萨修处处忍。”

第七,“云何名菩萨非所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亲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萨常修于忍。是名菩萨非所为忍。”

“云何名菩萨不逼恼忍。若嗔因缘,烦恼未起,不名为忍。若遇嗔因缘时,拳打刀杖,手脚蹴踏,恶口骂詈,于如是中,心不动者,则名为忍。”

这个嗔的因缘已经产生了,已经发展了,已经发展到“拳打刀杖,手脚蹴踏,恶口骂詈”,这样一种严重的程度。如是中,在这种场景当中,心能不动,不生嗔心,不生害心,是名为忍。

“菩萨若有人来起发嗔恚亦忍。不起发嗔恚亦忍。是名菩萨不逼恼忍。”达到这样一个忍的层次。

第九,“云何名菩萨悲心忍。尔时菩萨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业,为苦众生而作其主。是苦众生,若来骂辱触恼之时,菩萨不以我是主故,而生嗔恚。如是众生,我当拔济,常为拥护,云何而得生于嗔恼。是故我今悲心怜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萨悲心忍。”明明处于一个非常高端的一个位置,他是王,这是老百姓,所谓主仆、臣主,这个臣,皇帝和大臣,或者是主人和臣仆,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能悲心怜愍,不生嗔恚,“是名菩萨悲心忍”。

“云何名菩萨誓愿忍。菩萨作是念:我先于诸佛前,曾作狮子吼,发誓愿言,我当成佛,于一切生死淤泥中,为拔诸苦众生。我今欲拔,不应嗔恚,而恼于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况利众生。”就是誓愿忍,发了这个誓愿,对任何众生不应嗔恚,不应生恼心,不应起恼念。如果我生了嗔恚心,起了恼念,“我尚不能自度,况利众生呢?”这是始终无论何时都牢记自己的誓愿,是为誓愿忍。那么这样,十个层次的忍力成就,修忍。

其实来讲的话,以戒为师者,戒高于我们的一切,以戒为师是约束我们自己。《佛遗教经》上讲“少欲知足”,控制我们的欲,通过少欲来知足。菩萨修忍,通过修忍将这个理完全融入自己的内心,完全融入自己的内心、骨髓、细胞。那么具体来讲,包括无所方忍、悲心忍、誓愿忍、内忍、外忍等等,这十大层次的忍力。如果我们真能有修忍的心,就很容易协调周围的关系,周围的环境,真的在处众当中获得自由,在环境当中获得自由,在我们身体的各种感受、各种情绪、各种业障现前的时候获得自由,或者说获得解脱。

好,那么这是讲啊,阿弥陀佛知道你们修忍比较难,所以他就设计,建了道场树,菩提道场,之后自然能得这三种忍,“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那么,这个整个是对道场的一个精心的设计。阿弥陀佛不仅将音声当佛事,将道场也作佛事,将自己的愿力融入道场的每一个细节,花上、果上、叶上、声音上等等,这个各种物质,道场树上,下边的堂舍楼观,风和雨,还有泉池功德,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