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三昧经_行品第二 进退 前后(一)

行品第二进退 前后(一)

行品第二

佛告颰陀和。菩萨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则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发许。是定意法。名为菩萨超众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随所闻

念其方  宜一念  断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进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与无

勿念进  勿念退

我们讲进和退的问题。

 “勿念进。勿念退。”

这个首先讲的是进和退的问题, “勿念进。勿念退。”那么为什么首先念的是这个?其实,这边讲“勿有疑想如毛发许”,就是告诉你没有任何的疑惑心,那么这个疑惑心怎样产生的呢?“勿念进。勿念退。勿念前。勿念后。勿念左。勿念右。”这都是容易产生疑惑心的地方。“是定意法。名为菩萨超众行。”就是这每一个方面都应该超越常人、超越大众。

首先第一个“勿”是什么?“勿懈怠”。第四十八个“勿”才是勿坐勿卧,坐和卧是第四十八个,第一个讲勿懈怠。精进行,勿懈怠。懈怠是般舟的大敌,懈怠的问题处理不好就是有漏,一切的漏从懈怠懒惰开始。所以,一个道场如果不能把懈怠管起来,这个般舟行很难成就。

首先第一个是勿懈怠。“精进行。勿懈怠。”勿起想,前面讲首先是勿狐疑,首先是疑惑心,疑惑心里边,“勿起想”,一切的根源来自于你起想了。这个勿念里边的第一个勿念,叫“勿念进”你看看,一切烦恼的根源都在于你念“进”了。你自己有一个期待:我念佛应该这样、我消业障应该这样、我修行应该这样、环境应该这样、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应该这样、执事应该这样……,都有一个“进”,你应该这样,应该有所改善,都属于“进”。

然后,有的人行了一段法以后,觉得自己没什么进步,就不想念了,这也是属于念进,进和念退,进和退是一体两面,念进念退,这个有求之心首先就表现为进和退。实际上来讲的话,一切的疑想都来自于你的有求之心、有欲有求之心。

有欲有求之心的首要的一点念进念退。那么我说句难听一点的话,那个蛆在茅坑里边拱过来拱过去,拱过来拱过去,你们说是进了还是退了?是退了还是进了?其实没有进、没有退。你明白这意思吧?

这个进和退是一个时间的相,也是一个空间的相,你首先要把这个相破掉。你说你们为什么不满意?因为没有进,因为进得不够,所以烦恼。为什么不满意?因为退了,都是进退的问题。

所以,“勿念进。勿念退。”那么你念佛了,我问你,为什么我们特别提倡这个傻人傻念,舍命忘我,傻人傻念?傻人傻念有进没进、有退没退?傻人傻念就是绝对地进,就是绝对地进。这个进和退是指,这个蛆有一天离开茅坑了,有没有进啊?那叫进。在茅坑里边没有进退,离开茅坑就有进退了,你念声佛号离开娑婆世界了没有?当下你就离开了,就有进。知道吧?其实除了这声佛号之外,都没有进退。明白了没有?

你在那儿烦恼,念孩子的事;你在那儿烦恼,闹情绪;你在那儿烦恼,烦恼别人给你小鞋穿,都像茅坑里的蛆拱过来、拱过去一样。你还沉没在五欲六尘的五浊恶世当中。

五浊,为什么是浊呀?是因为你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你被转了,是浊,你不被转是不是浊呀?为什么我们要用莲花来做一个最恰当的形容呢?因为莲花怎么样?出淤泥而不染。没有泥,有没有莲花?污泥和莲花是这个世界的一体两面。

当你超越这个污泥的时候,你就能成就莲花,它是一体两面;当你不超越这个污泥的时候,你被这个污泥所染著的时候,你就是凡夫,五浊恶世,就是一体的,烦恼即菩提是一个意思。离开污泥浊水、离开五浊恶世能不能成就你真正的莲花?成就不了。知道吧?

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但又是修行最好的地方,一切未来的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必须经过娑婆世界的考试才能及格。在成就这个一生补处之前,必须来娑婆世界进修完成才行。为什么?是真的是假的,必须经过最艰苦的考验和磨练。明白了吧?真金不怕火炼,火炼才能出真金!明白了没有?所以真金不怕火炼,火炼才能出真金。

所以说五浊恶世一方面来讲,是来染著你,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但是如果你能够超越它、接受它,在其中成就你的莲花,恰恰污泥浊水是成就你莲花最好的养料。

本质上来讲,你染著在五浊恶世当中就没有进退,一切进退都是分别相。你知道吧。今天你吃饱了没有,喝足了没有,衣服穿整齐了没有,心情好了没有,都是娑婆世界相,没有进退的分别相。

你就是傻傻地念佛就是进,不念佛就是真实的退,念佛当下就是完整的进,没有完整的进在里边?念佛当下就是完整的进,你哪怕99的妄想,只有1个念头在念佛,你这1个念头就是100%的进。我以前讲过不管想只管念,你现在就算99个念头在打妄想,如果你不管妄想只管念,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未来的趋势就只有念,没有妄想。对不对。

那么有妄想的时间长呢?还是没有妄想的时间长呢?没有妄想的时间长。虽然现在你是99的妄想,但是我们超越时间相来看,你未来一定是没有妄想。是不是?只要你不管妄想只管念。所以不管妄想只管念,就是等于未来没有妄想,尽未来际没有妄想。是不是这样?

你抓一个“没有妄想”抓不住,你抓一个“不管妄想只管念”抓得住抓不住?所以抽象掉时间相就是这样。所以你如果能懂得这个真正的进和退,你能不能安住当下?能不能安住佛号啊?你就没有别的进和退的说了。

你只要念佛,有一句话,念一日一夜,自致得阿惟越致菩萨。27页,“书学诵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计。自致得阿惟越致。”这句话就告诉你“书学诵持守之一日一夜。”“书学诵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计。自致得阿惟越致。所愿者得。”

那么你只要“书学诵持守之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计。”什么样的福报呢?你的福报能自致,不是讲当下,也包含当下。自致得阿惟越致菩萨,这个自致很重要,你想想看,自致得阿惟越致。

既然能得阿惟越致了,中间过程重不重要?中间过程有没有关系呀?有没有进退呀?一切进退可以忽略不计。对不对?只要你傻人傻念,只要你书学诵持守之一日一夜,只要你这样去念佛,就能自致得阿惟越致。那么中间有进有退没有?没有关系。明白了没有?

这样你就把进退的分别相完全去除了,你能够确立当下傻人傻念的绝对的相,就能去除一切的进退、有无、长短、是非等等的分别相。明白了没有?所以勿念进。勿念退。

然后你这个心地,你知道我念这声佛号就是绝对的进,其他的都没有关系。那么至于这声佛号,傻人傻念就可以了,怎么念都是念——快也是念,慢也是念,大声念也是念,小声念也是念,无论怎么念都是个念。对不对?

如果你念佛也没有分别相了,你再跟着大众念,大众怎么念,你就怎么念,多省劲儿,还有没有思惟呀?就跟着念就完了。然后你跟着念,你只管去跟,你只管去念,怎么念都行,那你看看你心里有没有挂碍了?有没有恐怖了?有没有颠倒梦想?有没有?都没有了。

心无恐怖,没有挂碍,没有颠倒梦想,是什么?你们学《心经》怎么学的?就究竟涅槃,这《心经》里面讲的境界,你们就当下实证就证得了。你如果当下能够相续不断,你就相续不断地证得,断掉了,你是个短暂的证得,也是一个短暂的握手。知道吧?这就没有搞错。

为什么你会有烦恼呢?因为你有进退得失的思想和知见,有你的欲求。如果你能够树立当下傻人傻念的绝对的进的相,你就超越了一切的进退,自致得阿惟越致。是不是?还有何憾呢?怎么得的?自致得。怎么自致得的?不用管、不用想、不用期待、不用分别、不用欢喜、不用忧愁。自致。

你吃了饭,这饭怎么消化的?自致,自己就会消化。那呼吸咋进去的?血咋流的?思惟怎么产生的?眼睛怎么看出去的?耳朵怎么听到的?都属于自致。不用去想怎么样。你这个腿怎么走过来的?要不要想?不用想,自致就过来了。不用想左脚还是右脚,是一分还是一分一毫,都是妄想。知道吧?

所以这样破掉你一切的所谓的次第的相、所谓的阶梯的相。那么你就不管了,念这声佛号就是自致得阿惟越致。念这声佛号必定现生见佛、当生成就,必定到达极乐世界,必定自致得阿惟越致。如果你有这样的信心,那就好了。那么这是建立这个绝对的进的相。

这里边注意,一切的分别都是娑婆世界的分别。所谓真空妙有,是说此世界财色名食睡、色香声味触法、五欲六尘,一切所谓有,其实对我们修行而言,对我们的法身慧命而言,并无任何实际的作用,它是空的。

那阿弥陀佛是不是空的,是啊?有的人说阿弥陀佛也是空的,不对的。因为阿弥陀佛是彼世界的一念,其他五欲六尘是此世界的。此世界和彼世界不能比。知道吧?不能拿来同一比。你不能把阿弥陀佛当成是一个苹果,阿弥陀佛是一念,苹果也是一念,你把它等相提并论就错了。

那么所谓真空,是指此世界一切分别相都是假的,对我们并无实际意义。但是分别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客观存在的,但是并没有分别相,就比方说外面的云彩多一朵少一朵、风大一点小一点、树叶多一片少一片,其实没有分别,对我们来讲没有分别。

但实际上来讲,树叶多一片少一片,对树而言是有分别的;云彩多一点少一点,对天来讲是有分别的。但对我们来讲,其实是没有分别的,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能看得透这个“空”,你不去染著于五欲六尘,然后你又能踏得住、抓得住阿弥陀佛这个“有”,这叫妙有。你抓住这个妙有,此世界才真正空掉。如果此世界没有空掉,你就抓不住这个妙有。真空妙有一样的道理。

进和退也一样。所以勿念进。勿念退,念进、念退是烦恼的根源,是评判别人、评判环境的根源,这些都是颠倒梦想的根源。所以,勿念进。忽念退。

我们知道当下念佛就是绝对的进,就是绝对的不退。如果当下尽未来际相续就是不退转,而且当下只要相续一段时间,你就能实现不退,你们都有现身的体会。如果你念佛念得投入,想吃饭吗?想喝水吗?想睡觉吗?想干别的吗?是不是都不想?那就是不退。

这个念佛积累这么一点时间就能不退,念着念着不想吃饭了,不饿了。行般舟的人都有一个突出的体会,那奇怪呀,行完般舟并不觉得很饿,也不觉得很渴。

 



图片

图片

般舟三昧

难行能行 勇猛精进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论坛内容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