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品第二(第五讲)_般舟三昧经(二)

行品第二(第五讲)(二)

其实,你们发现,修行的时候很有意思,你只要在念佛的状态当中,克服出来的困难远远超越你的想象。就像刚才说的这位,你说他不困吗?真困。一打盹就打了6个小时,还不困?那真困。但是如果他没有这个缘起,不上床上坐,没有这个坐的缘起,懈怠就不生,懈怠生了,也不能相续。这一念的差异,他就可以继续念下去,继续念下去,不知困倦。

我跟你讲,这个可以说差异是非常巨大,非常巨大。这个佛号不断相续,这个人一点困意都不会有,或者些许的困意,很快可以突破。但是佛号一旦不相续,那个惰性力量的……成功取决于对惰性的力量的成功地、微细地、严肃地控制。一个人控制自己惰性和习气的能量越强、越自动化、越严格、越严肃,这个人做的潜力越大。

有的人坐在那儿听经,一口气坐到听5个小时、6个小时都不会动,不会生外心,不会生动的心;有的人坐在这一刻钟、10分钟都坐不住,就想往外跑。心静和动程度就差别就这么大。这个习气和惰性你能自动化地去抑制它,所带来的功德的潜力是最为巨大。

所以般舟行是干什么?“精进行。勿懈怠。勿起想。有与无。” 

“精进行。勿懈怠。”没有懈怠。其实一切疑想的根源都是懈怠产生的,所以“精进行。勿懈怠。勿起想。有与无。”都是懈怠产生的。懈怠其实是我们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修行当中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往往最忽视这个问题。

只有般舟行,能把这个懈怠的问题摆在一个极其重要、甚为重要的位置。你看看我就讲了,我们现在的共修控制你不让喝水、少喝水,这都是懈怠始处;控制你不出念佛堂,这也是懈怠的始处;控制你不扶、不靠、不跪、不拜、不坐、不卧,都是懈怠的始处;甚至控制你不要敲身体、不要掐腰,只管端心正念,都是懈怠始处。

就是这个地方做得越微妙、越到位、越细致,你能续航的时间就越长。念佛取决于你的续航的能力。你比如说,念佛念得一点都不困、一点都不累,可是你让他开车,保证会困,保证会累;你让他来诵经,保证会困、也会累。只有极个别的人,可以达到不困不累的程度。

这次我上北京有一位大德来送我,就是第一次温养做得非常成功。我告诉他温养的时候不能睡觉,温养睡觉的人就养昏沉、养睡眠,以后每次行法的时候,昏沉的这个老底都会翻出来。也就是说,你这个昏沉睡眠的第一笔外债,从哪形成的?就从你第一次温养形成的。第一次温养的时候,我说不让睡觉,你偏偏睡,偏偏困。可是,你几天几夜没有睡,在温养的时候这点儿困,这点儿昏,根本解决不了你几天几夜的睡眠的问题和昏沉的问题。那么,又解决不了,它又产生了,那就产生一个欠帐。这个欠帐会伴随你很久很久。所以第一次温养非常重要,温养的时候不能出现问题。

我昨天晚上带着北京的这些菩萨们搞通宵,通宵完了很高兴。后来我今天早晨要赶飞机,就有一位菩萨,她老公开着车来接她,就把我给送到机场。这一个多小时当中,因为一般来讲的话,这个女众懈怠心是特别强的。没人管的时候很难管住自己。在车上,如果想不困、不累、不睡觉,那是太难了。如果说你能够坐在车上温养,当然你不能这样去温养,那是最难的一个环境。坐在车上温养,你看看你念了一日一夜,然后你又坐在这儿,你又不昏沉、又不睡,那是超级难题,最难的一件事儿。

可是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女众竟然丝毫的困倦都没有。因为什么呢?如果说做到念佛或者说话不困倦,这相对容易;如果说不念佛、不说话,坐在汽车上能不困,这个水平是太不一般了。我忽然发现,她送了我一路,开始说话,后来没话可说了,她不爱提问题。诶,我惊奇地发现,这个人竟然一路都没有困。我就问她,我说为什么你没有困。她说我听师父的话,第一次温养的时候,我就没有丝毫的困倦,坚持到底了。所以以后每次温养,我都特别清醒,不困。

我跟你讲,其实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做的是夹生饭,真不夹生的人,行完法时候是不困的。

你看我们记着,河南传统文化研究会有一个创始人,一个老头六十多岁,从来没行过法,没念过佛,一口气念了三天四夜,温养的时候,我就发现这老头根本就一点儿都不困,一点儿都不累,这是一例。

还有一例。一位78岁的老农民,皮肤都是古铜色的,说的全是方言,上来分享,大家听不懂。我就问这老人家,我说三天四夜偷懒了没有?“没有。”真的没有吗?“没有。一点儿也没有。”我问你现在困吗?“不困。一点也不困。”“你有什么受用?”“呜噜噜噜……”讲半天,大家谁也听不懂。说你别讲了,大家听不懂。不行我要讲。拿着话筒就不肯放来,一定要讲给大家听,一个不会讲话的农民,这么愿意站场子,这么愿意表达,他也不困不累,他真的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这个般舟行,精进行,包括温养的精进,这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穷的改进的余地,太多奥妙了,这就说积功累德的能力。所以你要不断地利用现在的有利的情形,赶紧做好功德,做好功德的积累。

但是,你又不能念这种生命的旺盛的状态,你念这种状态,老去求一种状态,老去求一种效果,老去求一种功德,就是有求之心,这个时候,就会导致修行上的种种的烦恼。

所以告诉你,生、老、病、死,不同的状态是平等的。在哪个对境,你就在哪个对境念佛。你在一种生命非常旺盛的状态,你就在这种旺盛的状态当中念佛;在一种老态龙钟,或者是病得奄奄一息,或者生命系于生死、分离、一念生死之间,或者你特别地困倦,或者你特别地孤独、寂寞、无聊,或者你特别地烦燥,或者你身疲力竭,或者你妄想纷飞,或者你特别厌恶别人、特别厌恶环境,或者你遭到特别不公平的待遇,或者你有一种怎么也不得劲儿的状况。

不管你处在上边所说的哪一种的状态、哪一种的状况、哪一种的情景,你都能没有分别心的,在哪个状态,说哪个状态的事儿,都能安住,都能只管念,都能念佛。它讲的是这么个意思。

“勿念生。勿念老。勿念病。勿念死。”要重视这个在生的状态当中,积极用功,积极积累。闭关的人,要强调在你不昏沉的时候,做足、做圆、做全、做真功德,这个全、足、细、真的积累,才能给你奠定良好的基础。

很显然,你比如说这个念佛,气息。气息的循环过程非常重要。你念佛,“阿---佛”这个气息,它是气息的一呼一吸的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循环的过程的有与无、深与浅、圆和不圆非常重要。如果深了、细了、全了、圆满了,你就是一个非常活力的状态。你看“阿---佛”,这个气息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只要这个声音不出来,这个气息的循环过程就是不完整的;只要这个气息的循环过程不完整,你念佛所达到的深度就不行。这个呼吸的完成过程非常重要,如果这个呼吸不透,我就跟着这样走,我告诉你,用不了多久,这个眼睛就涩,就睁不开,我试了。所以你们没看吗,我有的时候虽然有偷懒的行为,我不拿话筒。但是我不拿话筒的时候一定会喊的,情不自禁要喊。

我告诉你,念佛,从小作意开始,非常有意思。你就用最省力,但是,不是不花力气,不是偷力,最省力。你看我就讲那最小的一合相念佛的方法。“阿”,欸,这个气要吐出来,这个气息的循环当体完成。这个过程对我们的修行、对我们的休息、对我们的功德力,太过重要了,太过重要了,非常非常重要,这个呼吸的过程。

然后,你这个时候,你能随顺自己的呼吸,有多大的呼吸,你就用多大的力气,一点儿都不多用,但一丁点儿都不少用,你去掌握。反正我就讲,你说,你说等于没说,又不让多、又不让少,到底多少是多,到底多少是少?你自己知道。如水入口,冷暖自知。谁都说不了这个冷还是暖,只有你自己清楚。

那么念佛也一样,你这个气息一定要唱出来,绝对不能少,但是绝对也不需要多,需要多了就过分了,你就会累;少了,你就会昏沉。不多不少,刚刚好。你这个气息只要冲出来,又不累,你去唱吧,这晚上你死唱活唱都不累,可是殊胜,我跟你讲。

而且,从小入大。唱着唱着你不知不觉声音就大了。但是如果你有刻意表现的心,就会很累。你们特别注意啊,这个非常重要,小力气,自然加大,就变成亮,非常亮丽的力气。

你们每天看我晚上不用麦克风,其实比用麦克风喊得还响。是不是?因为那个时候气是自然的流畅,自己冲出来的,就属于这个能量它充沛了、满了,自己跑出来的,自己流出来的。就像一个皮球,它有气,“阿”,自然就给挤出来了。不是说,强迫把它挤出来,“阿”,这样强迫挤出来就累。轻轻的“阿”就挤出来。它这个是满则溢,那就很不费劲。而且,满了才溢出来,一直是满的,一直是往外溢的。所以,你这个从小入大,这是一个决窍、一个技巧。从小入大。

这个时候我就发现,越是没有作意、没有追求地念佛,它越是能够自然地得到表达、自然地得到强化、自然地停不住。你们记着啊,我开始的时候小声跟一下,“阿、弥-陀、佛”,你能跟多高的调,你就降半格,降半调来跟,就把这个起点放低。这个起点放低是增加你相续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起点放低,你比如你能“阿”,你能这样跟,你不要这样跟,你就“阿、弥-陀、佛”,就这样小小地跟。

跟着跟着以后,就是我说的大声喊悄悄话,你老是让自己不那么费力就唱出来,这样的结果,逐渐逐渐自己就会大声,逐渐逐渐自己就会想唱出来,逐渐逐渐这个声音就唱起来了。而且这个由小到大,这个大的声音不累,这个大的声音没有作意,没有强烈的作意,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一开始,你要求自己唱得响、唱得亮、唱得高,……。

我昨天讲课的时候,给他们开示的时候,讲了非常重要一个比方,大家听清楚啊。以前你们念佛是怎么念呢?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标准,拼命够:“阿、弥-陀、佛”,你给自己设定的标准很高,知道吧。你要拼命够能够上去,够了以后你觉得挺满的、挺满的,你看我这么高地念佛。

念佛不能这样拼命去够,念佛就这样地举重若轻:阿、弥-陀、佛。你要达到这样一个念佛的状态,唾手可得,这样相续不断,才不累。不要拼命够,你要知见清净。

有的人给我讲了,这个闭关,他就给自己规定了,不吃、不喝、不打妄想、不出念佛堂,然后怎样怎样怎样……最后他越要求严的人,越容易破关。为啥?就像我以前给你讲的,你们都受戒了,受的沙弥十戒,沙弥尼十戒,结果他们细化成三千条,他要守这三千条戒,你是十条,他是三千条。最后搞得就没脾气。拼命够,够不着。搞了一年半,结果自己没有任何法喜。

那么这是讲的你要能由小入大。由小入大念佛这个没有问题。这样的话,这个状态就能得到自然地发挥。

尤其讲到这个呼吸的过程,一定要把这个呼吸的过程当体完成,每一次动作都能完成。对你的修行,让你保持一个活跃的状态功德积累的状态非常重要。而这个呼吸过程当中,引领里边的最重要的――音声。

所以音声自己要唱透,要唱透。透中带亮,由低到高,不断地加升,不断地加强,不断地点亮,不断地现光明之相。这是这个,这呼吸的过程也要完成,这个太重要了,太重要了啊。

图片


图片

般舟三昧

难行能行 勇猛精进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论坛内容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