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执事而言,这个执事的心非常重要。执事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如果体现的是一个慈悲之心,大家非常乐意接受;如果体现的是一个呵斥嗔恨之心,大家就很难接受。也可以这样讲,执事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佛说般舟三昧经》三字诀里最后有一句“加慈哀。于一切。”这就是修行。
“加慈哀。于一切。”管理明明为他好,你还得细致、还得耐心、还得谦卑、谦逊,甚至还得有点低三下四、还得有点求人的味道。那么“加慈哀。于一切”就非常重要。
这是执事的管理。执事必须是慈悲之心,慈悲、慈哀能度化一切。如来如何度人呢?慈悲度人。如来有没有管人呢?他不管人,慈悲度人。是“加慈哀。于一切。”是以慈悲心来管理,和社会上的管理不一样。但是执事太难了,执事最难,还得管,还得慈悲,既要慈悲还得管,所以这个里边的平衡非常难掌握。但是要有慈悲心,慈悲心的话,就非常容易摄受人。
你比方说,我们在重庆的时候,我们大家有功课,就是那个做仪轨的本,每个人放在那以后,大家稀里糊涂就都拿走了。因为常住,比如说只有四五十个人,但是那天来了四五百人,所以这个功课本呼啦就没了。这一没了,我们的主持方就着急了,就出来管理了,说你们谁拿走了?赶紧拿回来,不拿回来犯盗戒,你们偷东西呀!
你看,在回向的时候,这种气氛就非常不合适。其实大家有的属于不知道,有的属于稀里糊涂就把这个功课本拿下去了,要有慈悲的心、宽容的心。
你给大家讲,首先给大家说一件小事。这个仪轨是常住用的,不多,希望大家把它留给常住,常住来使用能够服务、利益更多的大众,大家不要不小心把它带回去了。带回去了,就妨碍了常住,从法理上来讲,不小心就犯了一个盗戒,大家千万小心,不要因小失大,帮助我们管理,然后走的时候,记着一定把这个东西交上来。谢谢诸位菩萨的慈悲关爱。
如果你这样讲,大家就很容易接受,那是一个慈悲心,是一个宽容心。如果前面那样讲,怎么搞的,谁让你们拿的?怎么没经允许就拿走了,这是犯盗戒的,可是不得了啊!赶紧给我拿回来拿回来拿回来!你看,这就是说是一个心地,要慈悲心。
摘自《行品第二(第六讲)_般舟三昧经》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