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2《佛说般舟三昧经》问事品第一
20120102《佛说般舟三昧经》问事品第一

【一切都在大会坐。是时颰陀和菩萨。从坐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听者今当问。佛言善哉。恣汝所问。今当为汝说之。颰陀和问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揽万流。】

这里边几个问,“云何行”“云何行”“云何行”,这个讲的是非常简单啊,(在)《佛说般舟三昧经》里边。在《大方等大集贤护经》里边讲“云何行”有一百二十二项。鸡足山慈法法师归纳了二十五项功德利益,基本上是以“云何行”这里边为主导线索。

 真正问问题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呢?一部是《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一口气问了一百二十二个问题。就是说我要解决这一百二十二个问题,我要得到一百二十二项功德利益,我应该修行什么方法?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一百二十二项的功德利益,能解决这一百二十二个问题。还有一部经典问得最多的,就是《楞伽经》。《楞伽经》是禅宗里面一部宝典,如果说有人读得懂《楞伽经》,这个人不说开悟也差不多。《楞伽经》非常晦涩难懂,非常晦涩难懂,但是《楞伽经》讲得确实非常细致周全。而且那里边就问了一大堆的问题,那这里也是。

这里非常简单地问了一个,第一问云何行:

【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揽万流。】

首先这个利益就和一般的经典的利益就不一样,不是让你开启智慧啊,也不是让你开悟,是得智慧。什么样的智慧呢?要“如巨海揽万流”,这样一种智慧的形式。

【云何行。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

“博达众智”就所有的智慧都能通达。“所闻悉解”而没有任何疑惑。

【云何行。自识宿命所从来生。】

这讲的是宿命通,就是你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自识宿命”,别人是什么样什么样,这个是讲宿命通这个范围。

【云何行。得长寿。】

是指世人讲长寿,这个寿命的概念。

【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

这是讲出生。

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爱敬。云何行。得端正颜好美艳。云何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神无量。成佛境界庄严国土。云何行。降魔怨。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云何行。得入总持门。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云何行。得勇猛如师子无所畏。一切魔不能动。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云何行。得自足离谀谄。不着三处。云何行。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云何行。得人信。云何行。得八种声入万亿音。云何行。得具足相好。云何行。得彻听。云何行。得道眼睹未然。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云何行。知四事之本无。云何行。便于此间见十方无数佛土。其中人民天龙鬼神及蠕动之类善恶归趣皆了知。所问如是。】

我们以前呢,修行的时候就经常会念这几个“云何行”,培养自己对般舟的信心,培养自己的信根,坚固自己的信根。经常一念就止不住,就念得特别来劲。其实呢,这也是修行的方法。你每念一遍就是一遍的加持力,每念一遍就得诸佛菩萨光明照耀一次,就和他的照耀佛光相应一次。

那么你看它的结构,讲智慧的层次呢,是讲智慧“如巨海揽万流”,要“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你看这里涉及到五眼六通的,宿命通啊,这下面再讲神足通等等,得彻听等等,这是属于神通这一范围之类的。

“云何行。得长寿。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

这个就是说般舟行人呢,他这个因缘都非常地殊胜。

“端正颜好美艳。”

这一点就是说,般舟这一点倒是非常地突出,“端正颜好美艳”,很多女众行完般舟法以后,都变得非常地庄严,而且都立竿见影,一日一夜就见奇效。而且她们还有一些方便善巧,女同志行完般舟以后非常地庄严,非常地漂亮,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本来一日一夜的行法应该很辛苦、很劳累、很疲倦,很失颜色才对,结果呢反而颜色美丽。

“云何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

我觉得读了这些词以后,越读越起劲,我觉得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虽然可以翻译成白话文,但是觉得远远领会不到原来的意思。

智慧要通达到无所不包。我就觉得我们这里边容易犯几个错误,就是说我们少闻即足,闻到一点东西就想去讲,就想去说,然后就想给别人表达,或者自己就想表达,就想把它写出来。般舟里边特别强调慧而不用,不管看到任何的善境界、任何的好境界,都不去给别人讲,也不去给别人说,看见了装没看见一样,要来无所粘,去无所留。

以前我老打一个比方,我说你是做小溪之水还是做宝峰湖的水呢?因为咱们这儿有个宝峰湖嘛,宝峰寺。我就说我们跟前的事情。

我说以前呢,叫漳河,漳河水潺潺,本来宝峰寺的风景非常优美,一条小河从寺前流过,缓缓流过,小溪潺潺。那个风水也没破坏,那条路没修,以前时候没有路,路没有修,或者是很小的一条路。那个铁路尤其没有修,铁路把前边那个风水破掉了,把那个整个给破了。那么小溪潺潺,紫岩山的一半是宝峰寺,周围有五朵莲花,五大山脉,全部是郁郁葱葱,而且正好把这个把紫岩山包在中间,风吹不过来。整个来讲风水非常的好,非常的优美。

而且还好在哪儿呢?山顶上呢非常平,山顶上非常平,而且山顶的空间非常大。说山高呢,不太高,说不高,又有很强的高度,非常好,这是很好的一个境界,这是小溪的水。可是如果你是满足于这个东西呢,那你就得到是这种小溪之用了。

结果有一天,在宝峰寺的前面几十米的地方,也就是五十米左右的地方,拦了一条大坝。这个大坝呢,不会超过500米,大概300米左右,300米左右的一条大坝,长度啊,宽度也不过是十米二十米这样的宽度。这一条大坝拦下来,结果营造了一个宝峰湖。湖面可能超过一万亩,储存的水量超过一亿三千万立方米。山连着山,湖套着湖,比杭州的西湖要大好几倍,景色也非常的优美。我开着车子沿这个湖边转了一圈,大概有三四十公里,就湖边啊,转了一圈。

那么这个宝峰湖形成以后有什么妙用呢?整个周围风调雨顺,因为水都存下来了,所以宝峰寺的周围是风调雨顺。我给你讲,这个宝峰湖的苞米啊,最小的苞米啊,比我们这里最大的苞米都还要大,至少大一点五倍。那天宝峰寺的那些人弄过来,说把我们家的小苞米煮过来给你吃吃。我一看这么大的苞米,都没见过这么大的苞米。它整个呢就是说,宝峰湖就宝峰寺周围这几里地,其它地方都风不调雨不顺,宝峰寺周围这地方从来不缺水。而且我们宝峰寺好在哪里?在山上打了一个泉水打下来,周围的村民全部用我们的水来浇地,来吃这个水,还不交电费。那么这就是说什么呢?宝峰湖一出来以后,这个湖的妙用就大了。当然海的用处就更大了,所以说智慧“如巨海揽万流”。

所以说要慧而不用,慧而不用啊。今天我看了咱们这个《佛说般舟三昧经》里边,最后讲了一句话,讲了一句话叫什么呢?这句话我非常感慨啊,哪句话我给你找找啊,就讲这个善知识这个地方。它讲的意思就是什么呢?就是说你有了智慧不要使用,就这个意思啊。这个呢,讲这个在倒数,你们再找啊,倒数第二篇,至诚品第八上边。找找啊,第八上边啊。

【若有闻是三昧欲学者。当承事其师十岁。供养瞻视不得自用。当随师教常念师恩。】

最后一句是:

【会当得之自致作佛。】

那天我看了这句话我非常感慨,首先我至诚忏悔,忏悔什么呢?当时我也没承师十岁,我也老是在自用,我自己做得不好,我真的忏悔。我也没能随师教,虽然常念师恩,但是我确实没随师教。昨天晚上我们几位大德菩萨在跟前坐着,我也忏悔了,今天我再当众忏悔。

忏悔什么呢?当时我对我师父非常地不恭敬,视师长短,挑了师父很多毛病,还在论坛上发了一篇文章《善导大师修行启示录》。因为当时我守戒非常地精严,修行非常地精进。精进到什么程度呢?那里的居士都讲,我当时是居士嘛,那些居士就跟我师父讲:“哎呀,善玉居士真修行,整天呢现在不倒单,不睡觉,天天行般舟。”我们这边打七,七天七夜嘛,他打七是白天打嘛,我晚上不睡觉带着人行般舟,白天还领众。而且领众一声还不落,声音比麦克风都还响,你拿麦克风上来也唱不过我。一身的劲,是那样子。

而且呢,我守戒精严到什么程度?中午过了十二点,我就不吃饭,我在外边跑,都不吃饭。到后来到什么程度呢?晚上我也不吃饭,晚上不吃饭了。师父老人家慈悲,就派人把饭送到我房间。送到我房间我就给送到饭店里边去,我在那儿坐着陪大家说,我也不吃饭,很个的。

然后呢,我就挑师父的毛病。我就说,师父我怎么没看见你念佛嘞?我是真的忏悔啊,因为我不懂师父的境界。然后我说,师父你怎么不持戒嘞?你怎么会吃零食呢?等等啊,挑了师父很多毛病。我呢也当受此果报,因为我对师父是这样,可能我以后呢,徒弟可能也会对我这样,所以我很惭愧。

我当时,我也很惭愧,忏悔,师父讲了法以后,我给师父整了法,很受用,就很有表达的愿望。所以师父讲法的时候呢,师父讲了一半,讲完了以后我就喜欢插言,其实还是师父的东西,不是我的东西,然后就想插言。我插言,师父就瞪眼睛看我。看我,我当时也不明白。

后来呢,跟师父就没大没小,因为我跟师父住在一个房间嘛,就跟兄弟朋友一样的。出去呢,睡觉也睡一个房间。我觉得很好玩,印象非常深刻。那时候我不倒单嘛,打坐。我们到了云南打七的时候呢,居士就给我们安排一间房,我俩住在一间房里边,我坐在床上打坐。师父看我打坐呢,师父老人家就慈悲啊,他也打坐。他这一坐,乖乖,我才知道自己多丑陋。为啥呢?我们这坐很不规范,歪着,一边靠着,坐着坐着就倒了,那是个泥塔,你知道吧。那老人家一坐坐这儿,一个晚上都不动地方我给你讲,一直都不动地方。哎呀,其实我们讲,不懂老人家的修行境界啊,不懂呀。

然后师父呢,经常会谁谁一吆喝就上居士家吃饭去了,一吃吃得还蛮多。我就挑师父毛病,我说师父贪嗔痴重。所以就讲,不理解啊,是不是?然后说守戒也不守啊,然后怎么怎么着,就挑这些毛病。然后又挑师父呢,我看不见师父念佛啊。咦,我说师父,怎么看不见你念佛呢?我说出去,我净看你给这个讲话,给那个讲话,“嘟嘟嘟嘟”,嘴没完没了,然后我看你在外面也是给这个打电话,给那个打电话,从来忙得不得了,我没看到你念佛呀。

然后呢,我就想劝师父,劝不动,我就发了一篇文章,《善导大师是如何修行的》。然后呢,这修行里边我就加重点了,就把自己的意思加在里边了。我说我感叹哪,我们有些人哪,修行挺好的,可是人家善导大师贵为一代祖师,还每天(在)拜垫上念佛,大声念佛念到热泪盈眶为止。我说可叹我们现在那些修行人啊,有几个人这样去修行呢?等等等等。我只是讲善导大师啊,没讲别的意思。结果师父老人家看了这篇文章以后非常生气,非常生气。

然后呢,我本来是我们那个无量寿的论坛的版主,基本上那个论坛上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文章是我编的。我师父那个论坛不错的,平常在线的人数都得有二百多人。那个更新速度,我这么讲吧,我一年之间所做的工作量,估计现在啊,他八年时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量在上面。因为什么呢?我不弄了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人弄了。就是师父偶尔讲个法,师父偶尔搞篇文章上去,就是更新的速度非常慢非常慢。老人家的境界非常不可思议。结果呢,因为我当时是版主,所以师父很生气,就叫网管把我版主封掉,叫我不能上网,不能给发文章。不能发文章,后来就跟网管商量又换一个,又搞了一个版主上去,就换了一个,不是原来那个。

结果后来呢,正好有个因缘,我不是也碰到障碍嘛,然后就回去了,回家了,不在庙里待着了。不在庙里待着以后,回家以后,没搞几天我把它处理好了以后,我就又回到庙里去了。师父就不准我上庙里去。师父说你不要来,不让你来,最后我就耍赖,就去了。我是真的至诚,真的是忏悔。今天看到这个,“供养瞻视不得自用”,自用。那个时候啊,我就特别喜欢给人讲法。居士来了呢,就喜欢找我来谈。然后呢,我也喜欢给别人讲。其实讲的也不是我东西,没我多少东西,都是师父的东西,只不过就是说挺新鲜的,师父讲完了以后,(我复)讲了,后来也写了很多文章。现在自己反省的话呢,就是说这都(是)小聪小慧。

这次带大家走三天三夜,我就感觉到啊,你看给你们比划这个比划那个,想这个想那个,还真的不如自己啊,一切放下来,一心念佛啊。那个才真正受用啊,甚深受用啊,真的甚深受用。而且那个受用太深了,不是一般的深,深得你永远忘不了,深得你永远感动。我才知道啊,不要那个啥啊,不要那个。所以我也是真的忏悔,深刻地忏悔。

所以说这里边讲呢,第一讲啊,讲这个自用的问题。尤其是我们现在呢,度众生的相都比较重。不单是度众生的相重,甚至啊可能度同修的相,度别人的相,甚至度师父的相也比较重。这个对我们确实没有好处,除了增加一些妄想之外,还是增加一些妄想,无非增加我们一些业障而已。这个不得自用。

还有最后一句呢:

“会当得之自致作佛”。

自致作佛,这个“自致”太好了。自致,我就写了一下,什么叫自致啊?太子啊,你当了太子以后你不必忧虑,你会不会……,当然有人个别情况下,整体上来讲当了太子以后,太子的位子一旦定了以后,你不用考虑会不会继承王位的事,自会有人给你安排一切的,而且他们安排的比你自己安排的好得多。你现在做了般舟行人以后呢,你如果能够不忧虑如何般舟成就,那就能“自致作佛”。这个自致很有意思,我们现在往往自作聪明,不要自致,老是要设计,老是要思惟,老是要分析,老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困惑、疑惑自己,那就不是自致。念着念着佛,“自致作佛”,自致成佛。

你看这里边其中有一条就讲,劝助品就讲,那些国王,后来出家,跟着一千人出家,出了家以后就随喜别人,劝助随喜别人功德,随喜随喜以后“自致作佛”,自致。

我们什么时候能生出一个自致的信心来,不去疑惑,不去东张西望,不去东看西看,能够真正感受到自致的乐趣,自致的喜悦,自致的信心,那就妙了。

这次三天三夜,我非常感恩诸位大德菩萨对我的成就。因为环境比较复杂,局面也比较曲折,所以我只好琢磨了四个字,我给你们讲了,“傻人傻念”呗。最后我发现傻人傻念非常殊胜,太殊胜了。

昨天晚上一帮菩萨在我这儿坐着,我就讲了傻人傻念的问题,傻人傻念就自致作佛。你如果能信到自致能作佛,这就是难信之法呀。你要能信到自致能作佛,般舟能自致成就,那这个信心就够了,这个信心就够了。你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呢?为什么被那么多的为什么抓住呢?你不相信自致作佛,你不相信,没有信心啊。这个插曲,我看了这句话我特别地感叹,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接着刚才讲啊。“智慧通达无所不包。”“得高才与众绝异。”“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得智慧如巨海揽万流。”

你看它这个智慧的境界,是个什么样的智慧的境界呢?

这句话你再看啊。

“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神无量。”

你看功要立起来,相要满,这又讲自致成佛。成佛了还不讲,还要(成)威神无量的那个佛,还不是那个威神不无量的那个佛。自致成佛。

“功立相满”啊。我们现在呢,少闻即知足,少得即满。然后呢,不知道“功立相满”。《无量寿经》里边讲,其实上辈往生其中有个条件叫积功累德。我总结自己以前的一个特点就是什么呢?不注重积功,不注重累德。真正的成就是说,你开悟也好,你顿悟也好,悟到了以后呢,要去修,要去证。证得才是真得,没证得光悟得不算。可是要证得就要积功累德才是真正的证得,可是我们往往也不积功也不累德。

真正积功累德,你看啊,前两天我们有位大德菩萨,前一段在我们这儿行法行得不错。我打个电话:“回家怎么样?”还不错,真听话,回家每天四点钟起床,走三个小时,走到七点钟。在家居士,很不容易啊。当然我们还有一个也不错的,那个我以前说过的,每天两点半起床,每天要行好长时间。这个就讲什么呢,这个在家众呢,就是修行咱们般舟三昧很短时间,也就两个月还不到,就在我们这儿刚修行,刚接触般舟三昧,回家以后每天四点钟走到七点钟,走三个小时。因为交代她了,我说你每天要三个小时相续,这是最起码的量。我说然后呢?“然后我就忙别的事了。”她自己来讲呢,很想很快来出家,也想很快来帮师父忙,也想很快证三昧。但是从行为上来讲呢,就每天就这三个小时,然后白天也没有了。我说:“你忙什么呢?”“哎,就瞎忙。”忙世间的事情。她每天能坚持三个小时还是不错的。

但是像我们现在来讲的话呢,就是有一个地方我感觉到诧异,不一样的地方啊。从心地上来讲呢,我感觉到大家呢,因为我呢,我是很惭愧啊,这个功课安排现在反省一下,不是特别的恰当,因为功课的量确实太大了。太大了以后,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家苦不说,苦到恼了。苦到了已经一根筋要失常了,用我们演同菩萨的话来讲:“现在我意识到自己要‘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我需要休息。”需要休息一下,还引用哪位大德的话,需要休息一下。确实,因为和鸡足山的课程相比,和其他(道场)的课程相比,我们的量真的太大了。我说是比它大三倍那还真的是少说了,太少说了,这个量确实太大。

太大了以后呢,大家都恼了,所以说以后我们适当地调整一下,我们到时候再商议,可能要调一下,比如从早晨五点钟上殿到晚上九点钟休息,前后缩短一个小时。那么你愿意多念的可以多念,也可以,这样做一个调整,(现在)这个量太大了。然后原来有三天,有五天,有七天,实际来讲的话,你这一年能把三天三夜念好了,也真的是很了不起了,不能一下子跨度那么大。这是我忏悔的地方。

那我原来的想法是什么呢?作为我来讲,我的一个想法就是,我只要有行法机会,让我天天行、年年行,如果有人跟着我行,我兴奋得不得了。我每行一步,每行一天,每行一小时,都非常认真,非常地珍贵,非常地用心。我不会烦,我没有烦的时候。

我们老法师现在不得了啊,老法师现在给我提出来,“你到哪都得带上我,我这一天不行法我都不行现在。我乐了已经,已经般舟乐了。”般舟乐了,产生乐趣。“这般舟太好了,这个一天错过都不可以。”老法师这样讲。就是说能成为内在的一种喜悦,这是一种禅悦,法喜,这就是法喜,真正要这样子。内在的产生这种信心,产生这种心理的驱动力,然后你这样去做。

我真羡慕你们有这么大的福报,有地方让你们随便喊,随便叫,还有人陪着你们喊,陪着你们闹。哎呀,我想想我那时候多孤单啊一个人,然后呢,小声喊也不行。我跟你讲,以前到啥程度呢?我们在云南打七的时候,借人家房子,底下就是那个房主啊。女众要用房子,男众不同意用,然后将就着给我们用打七,临时改的房子,改用。去用了以后啊,他是三楼,我们在五楼行法,人家就规定好叫你不准出声音,一点儿声音都不准出。那我们就不出声音念佛啊,不出声音念佛,念到后来念得也法喜充满。不仅声音不敢出,脚的声音也不能出,是这样的坚持行法,找行法的机会。这好在还不错,有地方行法呀。

在我们那边,那晚上都不让你行法。说行法,批评你啊。那时候我在那儿行法,一行法,最后被批、被骂还不说,还专门派几个人关门,每天晚上定好几个人把门关上,锁上,专门针对我,不让行法。最后没办法,我们都只好在外面大院子里边行法,每天行法、行法。

还有一个就是什么呢?你们现在我就发现有个特点,怕什么呢?就是说,行法的状态老是有一种既定的目标,行法状态不好,就觉得特别恼诶,我觉得善了以前说过一句话挺好的,“熬啊,就是个熬啊。”你们呢不愿意熬,我那个时候特别喜欢熬,我没办法,我只有熬啊,没人管我,只有熬,我又喜欢行法怎么办呢?又不懂怎么行法,只有熬了,熬、熬、熬、熬、熬、熬,熬出名堂出来了。我现在跟你讲这么多东西都是熬出来的,我告诉你,都是熬出来的。

可是呢,你说你有那么多的妄想。为什么昏沉呢?昏沉是业啊,是业障,也是你的业障,是妄想的业障,你想的东西多。为什么想呢?因为有分别心,有求、有分别心才想啊,有分别心、有求就想啊。那么有分别心,有求,有欲,有求,然后想的东西又实现不了,就累啊,累了就昏沉啊,就要睡觉啊。那妄想多啊,你无始劫的妄想那么多,你昏沉的业就那么重,我那时熬也熬了很久。

X前两天跟我讲,要深层意识念佛。我在宝峰寺的时候讲了一个专题《深层意识念佛》。确实是这样子,我们那次“十一”打般舟七的时候,四十几个人,最多时候可能四十七八个人吧,四十八个人,念七天七夜。那时候到后来都迷迷瞪瞪的,就是大家迷迷瞪瞪在念啊,迷迷瞪瞪地念。你说不念佛,绝对都在念佛;你说念佛,绝对都迷迷瞪瞪,稀里糊涂。他稀里糊涂也是事实,念佛也是事实。他稀里糊涂念佛,未必就比你这个明明白白念佛的功德就小,就差。知道吗?

我不是讲了,深层意识念佛,你真正昏沉的时候念佛,那一念佛是真的,是真念。昏沉,我给你讲昏沉有功德。功德在哪里啊?昏沉的时候没妄想,想不来了,因为要不你就在想妄想,想妄想,你要是想妄想就睡着了,因为妄想已经想累了,疲劳了。所以这个时候,昏沉的时候你只要能够不管昏沉只管念佛,那一念是真念,那一念真的代表一万念。我跟你讲,我最大的乐趣是什么?就是我真的难行的不行了,我就死命念,死命踏,死命念。今天善L说了一句话对,“其实昏沉有什么问题呀?只要我肯念,大声念”是善L讲的吧?啊?是你说的啊?“只要我大声念,只要我踏脚,我就能过关。”他说可是有的时候我不愿搞这个东西,他不愿意搞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呀。

就是讲说,我们老讲这个单元动力,原始动力,原始动力是什么?就是昏沉的时候那一念真元,一念真念,就死念活念。昏前是念的,昏后是念的。昏沉的“昏”啊,昏沉前是念,昏沉之后还是念的。然后呢,中间你也是念的。

这个念佛的状态是指这个叫念佛,是你的心地啊,你虽然昏沉着,比如那个时候你昏沉,你打妄想了,打比方说,其实你的心地也是在念佛。什么心地呢?因为你誓死不退呀,因为你任何昏沉都不惧啊,那个时候你的心地,这一方面的心地和佛心是相应的呀。知道吧?那也是念佛,心地念佛,那叫真的心地念佛。你昏沉的时候,这样,死念活念。

我这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跟你讲,我那三十三天,如弹指一挥间,因为我无所畏,我没有求它昏沉不昏,我也不怕昏沉,你说我昏不昏,我那三十三天也昏的。为啥呢?白天很多人来找我。我很惭愧,我觉得我也没福报。为啥呢?我可能度人的相也比较重,老有人来找我,我又热心,我又不能推脱,我又不能不管别人。因为我觉得我说了一句话以后,别人都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所以我很惭愧,我修的不到,给大家就喜欢多讲一点。

然后呢,你像演空,人家工作辞了,保险也不要了,老娘眼睛哭瞎了也不管了,跑过来跟着我,追随我来要学般舟。那你说我把人家扔一边,我要闭九十天的关?我做不来。最后我说,那只能说兼顾啊,我说我就来点难点儿的动作吧,一边照顾大家,一边念佛了。因为照顾大家也是佛事也是念佛,那就这样子,所以白天照顾他们。还有一些人白天要来,来了以后,那我也不好意思,我要接待人家,那晚上就念。

晚上念,有的时候会困,困的时候怎么办呢?我就死念活念。因为我走九十天这样走嘛,肯定晚上会有好多时候没人陪我的,就一个人念。我一个人在那儿死念活念,大声念。念到后来把困劲念没了,昏沉念没了,熬没了。熬没了以后才知道,那个时候过了关了,才知道什么叫过昏沉关哪!你是用正念的力量、正行的力量、原始的力量,真正把昏沉度掉了。因为你度掉昏沉以后,你感觉到特别的精神,感觉到你比睡几天的好觉都舒服,有着内在的喜悦感。是这样子。

演林昨天讲了还是谁讲的?是演林讲的,现在就发现比以前强多了,中午觉不用睡了,人也很精神。是演林讲的吧?你后来就是这样,这是一个内在的,发自内心的深刻的一种喜悦,真的把你的午觉给度掉了,真的你不需要睡了。

你们为什么昏沉?首先一个问题我给你讲,你们行法的时候为什么昏沉?你在拒绝昏沉,你在逃避昏沉。你拒绝它,逃避它,这就是个很大的妄想,这就是个死循环语句。知道吧?死循环哪,死循环。你又没办法不昏沉,你又想不要昏沉,然后今天是这样,明天是这样,一天到晚的,你说我们搞了这么多日子,怎么还昏沉?为什么还昏沉?

这个昏沉的问题呀,咋说呢,反正我见的人也不是太多,就是不管行过多少个九十天的,十个的也好,几个的也好,或者走得多好的,我看,也不能说完全杜绝昏沉,只要他弘法利生,只要他应付社会上一些事情,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产生,就不是……

我体会到就是,你说什么时候没有昏沉,或者说就真正来讲能度掉昏沉,或者能整天清醒?只要念佛。就是在闭关的时候,那你看闭关的时候,我那时候闭关,整天念佛,整天很清醒,很清醒、很自在。那时候到什么程度?那时候你觉得九十天敢走,九百天都敢走!就生出那种信心出来,九百天都敢走,真的。它就那种信心啊,内在的就有那种信心啊。因为你证到了以后,哦,这个问题原来是有方法的,是可以达到的,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是这样。所以这个昏沉问题呢,是这样子的。我后来突然发现这个问题以后,熬出来了以后,噢,我一直在回避昏沉,一直在拒绝昏沉,一直在逃避昏沉,一直想处理昏沉,最后我不管昏沉,随便你,我只要管念佛。结果这样一来以后发现,昏沉的至少百分之六十的障碍就去除了,百分之六十的障碍去除了。

所以说呢你们有这个障碍,自己一昏沉以后啊,哎呀就惭愧的不得了,就恨不得把自己头剁下来,生大惭愧心。这是一个大惭愧,这是一个好的表现。但真正来讲的话呢,一昏了以后就采取行动,就回去睡觉。有的人一昏了就认为我念佛没有效果,我在这儿死熬活熬干啥呢?这些知见都是不对的。那你昏沉的时候你就这样死熬活熬,就这样正念正行,这样念下去,念下去……当你念到云开雾散的时候,你才真正体会到是如何过昏沉关,那是真过。知道吧?蹦蹦跳跳,改个唱法,跑香,其实都是饮鸩止渴的办法。虽然说可以部分解决问题,但是不解决根本问题。原来我们在宝峰寺的时候就是这种方法,可是到了这里以后呢,发现大家确实也比较辛苦啊,而且很多人情绪也非常脆弱,所以只好采取一些方便,这样去弄一下子。

我就接着讲这个啊,因为我不管昏沉,因为我不怕出现任何难题,因为我不怕任何狼狈的境界出现,因为我乐意解决所有的难题,因为我愿意真正地难行能行,这一念心确定了,所以我不怕任何困难,所以我不惧任何险境,所以我乐意在任何状态下行法。

我不好意思,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丑事。有一天,我当居士的时候,跟我老婆吵架。吵完架以后呢,其实我给你讲啊,吵完架之后最忌讳修行。就是说,真正来讲的话呢,行般舟三昧有很多严格的要求。你们以后可以看我写的《般舟行法须知》,什么情况下不能行,什么情况下不能行。其中有一条,吵完架以后不能行法的,有重大疑难问题的时候不能行法的,有重大情绪问题的时候也不能行法的。而且呢,你有重大情绪问题的时候你去行法,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或者九十九,要遭遇想魔,遭遇各种各样的境界相。而且这个里边很难走出来,有的人走一生,毕其一生都走不出来。

今天演H问了我一个问题,师父我苦恼了。诶,我说昨天好好的,今天怎么又苦恼了?跑过来。演H,你把这个问题说说给大家。(演H:我姐发了个信息,说她儿子结婚了,我就苦恼了。)来问我:“为什么会苦恼呢?”

我说,你姐发了个信息你就苦恼了,你原来的感受都不算了,现在新的感受就已经超越一切了,你就跟着新的感受跑了。你的苦恼就在于你跟着新感受跑了,老感受不要了,原来心的决定不要了,现在你就执著于、染著于这个新的感受,你跟着感受跑,我叫你不管受只管念。就说这个感受超越了你对佛陀的关怀,超越了对佛陀的爱护,超越了对佛陀的恭敬,超越了对佛陀的感恩,超越了对佛陀的供养。然后呢,在这种感受面前你所谓的解脱也好,所谓的出离轮回也好,所谓的发菩提心也好,所谓的往生大事业也好,都已经不足为道了,这个感受已经超越一切了,你跟着感受跑了。

她就笑了,“对啊,我怎么跟着感受跑了?”她就回去念佛去了。这个般舟行人都是一根筋,她转了弯就好办哪。

念佛念佛,你念着佛当然能作佛啊,越念到后来这个意识的力量越强大,越念到后来意识的力量越强大。当然这个意识成佛做祖的力量是很强大,但如果他打妄想、搞境界的话也同样是很强。知道吧?你看我们有位菩萨,回到重庆以后啊,跑过去,还过了两个礼拜,走了一个七,还给我打电话:“师父,那帮人要害你,你一定要小心啊。”为啥?她还在那个境界相里边,还在境界相里边出不来。不是一个人是这样,好几个人是这样。为什么?她一直是以这个意识为准,一直以那个意识为准。

今天,我们有位大德也给我讲了,当时行法的时候看到一种景象,一个境界相。说,师父带他行法,把他推到一个房间里,把他往里一扔就不管他。他就很苦恼,“师父为什么?为什么把我推到里边就不管我了?”好久,一直没给我讲这个境界相,现在跟我讲了,不明白为什么把我推到(房间里)就不管我了。诶,只不过就是说,当时你一种幻觉也好,一种感受也好,一种境界也好,然后被这个境界就捉住,染著了。染著了以后长期苦恼,就很吃亏啊。

所以般舟行人最大的一个本钱是什么?你能不管受,不管你的心意识,不要被般舟行持过程中的那个心的意识,或者那个感受给染著了。我们都知道般舟行人是一根筋,一旦染著,你跟着一根筋跑掉以后,好麻烦,太麻烦了,太麻烦了。所以最大的本钱是什么?你能不管受。你是假的,你骗不了我,你不就想骗我嘛,你搞你的我不管。

学会啊,在行般舟的时候,尤其是行七天七夜的时候,你不要做任何决定,即便你做不到没想是涅槃,你要做到不做任何决定。哪怕再强烈的意愿,再强烈的臆想,再周密的策划,你都不要做任何决定。如果你做了决定,真的后悔终生。像我原来,我带了一个菩萨,行了七个白天六个晚上,最后一个晚上出事了。就什么呢?强烈的境界相出现,做了判断决定,而且是个背师的决定,最后永远走不回来了,怎么劝都不行,没有机会了。这都是跟着境界相,跟着那个境界相跑。开始给我讲啊,“哎呀,师父啊,我对你这么好,好到我从来对我爸爸都没这么好过,我把你当比爸爸还亲,为什么不管我?”都自己境界相,境界相。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发现很多……

我就感觉到这次呢,也是确实是魔考。我每安排七天七夜,都会有很大的魔考。原来是什么呢?一直是考师父的。现在层次越来越高,现在变得不是考师父了,师父考过关了,考徒弟了。诶,我折腾不了你师父,我折腾你师父的徒弟,让你徒弟出花样,你怎么着?

就像那个谁一样的,我们这儿有位菩萨,大菩萨一个,绝对大菩萨,心地非常好。别人很难做到的事情,他一念之间,他一秒钟都不用耽搁就做到。他说:“你要替谁去死?我去。你替谁受病、受业、受报?我来替。你们家里所有人的业我来背,我背呀。”舍利子给他拿来以后,“我不用,给别人,人家需要,我不需要,我把这机会让给别人。”一见着师父这个亲啊,买东西,交钱,干啥干啥,又忏悔,真的,那个家伙真的很好。

但是每次到这儿行法都行不出来,就会有很多障碍出来。结果后来他做了个梦,冤亲债主给他讲:“你以为你了不起呀,我们拿你无可奈何啊?诶,你家人受得了吗?你孙子受得了吗?媳妇受得了吗?儿子受得了吗?我一样一样给你出状况,看你怎么着。”就这样。他不行法、不发心没问题,他一发心,全来了,到处是障碍。到了宝峰寺都一样,头天晚上去,第二天早上就跑回来了,下多大决心都不行,就是这样个情况。

我觉得这次魔考是这样,诶,考完师父了,考不倒师父,师父没事,考徒弟,让你徒弟出现状况,让你徒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地,让你徒弟跟着心意识跑,看你怎么办,让你们全乱套。

所以说行般舟啊,我这次总结一下,这个七最大的功德就是什么?我祈愿诸位大德菩萨,都能好好地接受我的这个忠告,大家千万不要以心意识为准,不要跟着自己的觉受跑,要学会不做决定。其实好多时候不做决定是最好的决定,你看看我们一辈子做了多少决定,真正关键的决定是有几个起作用的?沉住气,沉住气,好多时候是沉不住气呀。包括我们行法,我们很多菩萨不欢喜我们现在的行法。为啥呢?“太急啦,念佛号念得人心都要跳到嗓子眼儿去了。”念佛号念得太快了,太急了,都抢节拍,他就是沉不住气,也是沉不住气啊。

为什么我说我们自己念佛,尤其自己闭关的时候,可以很从容很淡定呢?因为没有人抢拍子,不需要照顾别人。然后每一字每一句都非常从容不迫,所以就不累。是讲的这个,就是说不能以心意识为准。

尤其是不要受各种念头,你看你们几个人问的问题,最后归纳起来,通常就是这样。有的就来问啦,“师父,我为什么有这个念头?我为什么就懈怠了?我为什么就懒惰了?我明知道不对,为什么我还会这样?”我说你就为什么被那么多的为什么抓住嘞?这个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吗?不能放一放吗?不能给自己减点负担,不能不管它吗?是不是?我们人就有这个习惯,产生一个念头、产生一个问题、产生一个为什么,就想立马把它解决掉,所以呢我们心的挂碍就多啊。这是讲的这个。

积功累德,哎呀,我从这个般舟积功累德得到的利益太多太大啦。尤其是这个慧而不用,就刚才讲的,不得自用啊,“不用”这个感觉太好了,“不用”啊,要不用。尤其是好境界你不管它,好境界不管它的时候啊,这个层次上得“噌、噌”的我给你讲,太快了。那个坏境界你不恐惧的时候也一样啊,也是“噌、噌”的。

傻人傻念,你别看是最高智慧,傻乎乎的啥也不怕,傻乎乎的啥也不管,傻乎乎的啥也不计较,傻乎乎的好像得到了也没得到一样。傻乎乎的,念就念了,有什么好想的,有什么好感受的,有什么好追逐的?结果啊,他真得,得大的了,得大的。就那个小溪水那么丁点儿东西,最后把这湖一拦,整个周围的气候都改了,那个用才是大用。这是我们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你讲这个那个,不是咱们看得见摸得着吗,是不是?

所以功立相满,我讲积功累德,真正地讲,从修行次第上来讲,修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要修多少年?你们谁讲一下这个?要修一百劫。百劫修相好,鼻子眉毛这样修。要功立相满,要有一个量的概念,功立相满,自致就成佛了。成佛了以后自然而然就威神无量,自然而然就得到“成佛境界庄严国土”,也庄严自己的国土。心庄严,身体自然就庄严。

“云何行。降魔怨。”

后边讲一切天魔,一切魔不能动,那你说般舟降不降魔呢?这也是般舟的功德利益。

“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

《佛说般舟三昧经》里边讲什么呢?讲般舟行人“随所愿欲如意即成”。随所愿欲如意即成,我以前专门讲了个专题,讲了几个小时。我们演欣师当时整理这个文章以后,说这个讲的太好了,写了不知道两万字还是几万字。“随所愿欲如意即成”,真是这样子。

包括现在也一样,你看演同开始给我讲,必须要回家一趟,我这春节说死说活要回家一趟,家里人不会同意的,我每年都如是回去,例行公事的。你看,也没做什么工作,最后稀里糊涂,诶,春节好像也可以不回去了,家里大菩萨也支持。就是这样子啊。

我觉得很奇怪,以前你不知道,我以前做我家里人工作的时候,那多费劲,你不知道。开始他们反对学佛,动了多少脑筋,做了多少工作,取得那么一点点成绩,一点点支持。到后来,我一学佛一走般舟以后,我就再没劝过一句,甚至没说过一个字,她自然而然就支持,自然而然就没障碍,“随所愿欲如意即成”。说的都吓人啊,都不敢相信,其实真是这样。

“云何行。得入总持门。”

这个很重要。“总持门”哪,“总持门”哪,总持一切功德利益,总持一切咒语,总持一切法要,所有的东西都在这里面。总持一切护法的力量,总持一切加持的力量,总持一切愿力的力量,总持一切法界的力量,这是总持。这里现在讲了只不过二十几个,《大方等大集贤护经》里边讲一百二十二个,这里的很多东西还没法讲透,因为他问的问题涉及很多,没法讲透。

你看底下有个:

“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

何谓十力呀?是如来独有的十种智力。将来有机会给你们专门讲如来独有的十种智力。什么叫境界,什么叫层次,什么叫智慧,什么叫神力,你读了那个东西,听到那个东西,才知道我们的人哪,太渺小了,你们现在求的这些东西,分别的这些东西、追求的这些东西,想的这些东西,太渺小太渺小了,连蛆都不如,真的连蛆都不如。

你不明白如来的境界呀,他总持,总持这些东西。当你对般舟真正产生这种信心的时候,就不复随余法了,就什么都不管了。我刚才不是讲了嘛,你不要去忧虑怎么样做佛,你不要忧虑怎么样执掌政权,那国王比你着急,般舟圣众比你着急,你不要急,让他们急去好了,信他就完了嘛。为什么要自己去急呢?为什么自己去选择呢?傻人傻念,念就完了,自致作佛呀,我们就没有这个信心啊。

总持门,真的信总持门的信心以后,那自然而然的,行动就没有障碍了。懒得动脑子了,懒得去想问题了,懒得去思惟了,懒得去辨别了,都懒了。懒,什么叫懒?没有分别心啦,就破了一切分别,分别破当然执著就破,执著破妄想也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分别、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你没有分别、没有妄想、没有执著了,证得啥了?如来智慧德行。所以讲这个就是讲总持门。

“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云何行。得勇猛如狮子无所畏。一切魔不能动。”

你看,因为我想先讲大概,就不一个一个这样讲了,我们讲重点。

“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

“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这个般舟呢,它得佛的圣性,“得佛圣性”,得了佛的圣性以后,才可能“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没得佛的圣性的时候,你想“诸经法悉受持”,你受持不了,你是乱七八糟,啥你也懂,啥也不懂,啥你也想,最后你想得稀里糊涂的。

“得佛圣性”,你现在就是什么呢,我老讲啊,我们那徒弟讲了,我说你干啥呢?就是早晨4点钟干到早晨7点钟,搞3小时。我说其他时间干啥?我读读经啊,上上网啦,搞点别的事情啦。我说你读什么经啊,看什么?是不是?行法啊!你不要老读文字的经啊。

其实我们第一讲应该讲什么?就应该讲这个般舟功德力。你只有对般舟功德力真正产生信心了以后,才能对般舟有信心。般舟行法,般舟三昧的依止的一个基础,根本的一个源泉,根本内在的东西,就在拥护品里边,那章内容,要先讲那个东西才好。为什么讲这部经典?就讲这里,就是说,你不要靠语言去解。

说老实话,我跟你讲啊,我为了方便表法起见跟你讲。我当时练气功,突然有一天我想写文章,一口气写了七八篇文章,分别投了七八本杂志,都是一级刊物,全部发表。我会写文章的,我的文字智慧不低的,不是吹牛啊。然后呢,我学历不是最高,但是好赖也是个硕士,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我不是不会看书,我不是看书看得少,我也不是读经读得少,但是我真正的受用,我给你讲,是般舟行法。

般舟讲啊,就是说,并于梦中给你宣说诸余经典,那句话咋说的?梦中宣说诸余经典,令你得闻忆持不失,演开,原话咋讲的?并于梦中,为你宣说诸余经典,令你得闻忆持不失。就是在做梦的时候给你宣说,这也是个方便说啊,因为你只有文字相,因为你只有宣说相,所以告诉你宣说诸余经典,其实不是这样子的。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诸佛菩萨的光明里面,一切法具足。它是光明相,知道吧?

你们看《地藏经》,《地藏经》里面放光的地方多不多啊?(弟子:多。)那放光干啥的?放光就是说法,就是表法。你看讲《楞严经》,也是这样,从光从哪儿出,从哪儿进,绕几圈。光明就是表法的,你以为佛菩萨会用语言相来表达吗?语言这个东西太有限了,太是个方便了,知道吧?不是根本相。光明相是具足一切的,光传播那才是真正的传播,光相应才是真正的相应。我为什么叫你们念佛啊?因为这里边解释不清楚,没时间解释。

我是真正得到利益了。我念完以后,我这是方便讲,我行完般舟以后就觉得什么,我再看经的时候怎么看的?往这一打坐经典就跑到跟前,不是所有的时候是这样啊,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经典就会跑到跟前了,它会立在前面的。读着读着经,释迦牟尼佛会在里面盘腿打坐给你讲话呀。(是)心相应,知道吧?不是看文字的经啊。

你看,《佛说般舟三昧经》里边讲的,以后你们看《拥护品》就看到了,诸佛菩萨就在梦中给你宣说诸余(经典),他是只说宣说这种形式,他来加持你给你讲。说老实话,老法师当过家长,家长劝孩子会怎么样?逮住一切机会劝啊,要说啊,要教育他,是不是啊?那诸佛菩萨也一样,你不用着急他不教育你,不用着急他不管你。还有你们当徒弟的,你不用着急师父不着急。师父不着急?师父不知道比你着急多少倍,他着急的方式跟你着急的方式不一样的。尤其是你们现在,你们也知道师父的这个,叫大愿也行,叫宏图也行,叫啥也好,你也知道现在外边是什么势头。

师父把你们每个人都当宝贝,宝贝得不行的宝贝,可惜师父福薄,你们不让师父当宝贝。不是师父不把你们当宝贝啊,是不是?不管你们有问题也好,没问题也好,有小问题也好,有大问题也好,师父一样都当宝贝。包括你刚才讲的,你看你们也听出是师父的声音了,那个男徒弟,虽然背叛了师父,在背后说了很多师父坏话,害师父,师父一样一直惋惜呀,找不回来他,师父自己惭愧、忏悔啊。是这样子呀。

所以说诸佛菩萨教育你,那是无时无刻不在的,根本不需要你操心的。你非要用有为法去弄,哎呀,我要读经啊,我要诵咒啊,我怎么怎么的啊,不放心啊,叫你没弄就不放心。演根来啦,“师父,哎呀,我问你吧,你不让我读经。有的时候我老想太亏欠了,我怎么没读经呢,我去读读。怎么这经没想,一读就懂啦?”他以前也读,读不懂啊,他(现在)一读就懂啦。那么读经典,你看这经典,我没有读的经,拿出来一看,这也是方便讲啊,你看到前边了,不说猜到后边的,也能想到后边的,他相通的呀,文字相、文字相,只是文字相,很小的一个相而已。

要你行般舟干啥?行般舟就是诵经,诵的是光明之经,是无量光经,无量寿经,不是你这个文字经;行般舟就是持戒,六度万行具足全在里边;行般舟就是正行。你福薄啊,你行不进去呀;你德浅呐,你沉不下去呀;你羞愧啊,你不能积功累德,你不能搞下去。不是这个行般舟里边没有东西,不是行般舟里边你得不到利益,那是你自己业障。有时候想啊,哎呀,真的我有点怀念过去行法的日子,多好,哎呀,一天一天这样行,一天一天这样行。

“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那个经法,读起经来以后啊,你记住晚上难行能行,你行一晚上,“咣”一部经典全进来,全部明白,刹那间相应,一部经典进来,几部经典进来。可不是像你们这样,一行一段一遍,“嘡、嘡、嘡”木鱼敲着,这边念着,妄想打着。那个修行方法,真的很多种。所以说,“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想忘都忘不掉啊,想忘都忘不掉。我看我们这儿有很多孩子,真的很有天才,你让他说什么话,年龄不一定大,说起来思路非常清晰明白,什么都记得住。

“云何行得自足离谀谄。不着三处。”

这三处指欲处、色处、无色处。离谀谄,得自足。

“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

“萨云若教”,这是指一切智,也是般若波罗蜜的意思,就是你能持一切智。“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得一切智,一切种智。

“不失佛意”,你看这个“不失佛意”讲得好。我们一有点儿想法就想表达出来,有一点儿见解就想讲给别人听,看到别人有点儿什么情况就想去匡正别人。其实没想到我们这个智慧啊,有没有不失佛意呢?

“云何行。得人信。”

得所有人的信仰,往那一站人就信,一说话人就信。有的,你说得对人家也不信;有的人不说,人家也信。所以“得人信”,这个方法很好。

“云何行。得八种声入万亿音。”

以前很多人问我,这八种声是什么?这八种声,你们有笔的可以记一下。这八种声,这也反应这个般舟功德利益的细致程度,入微的程度,系统的程度。

这八种声是什么呢?一是最好声,其声哀妙,最好的声音了,就是咱们讲的。二是易了声,就容易了知,容易了解,那个易了,易了声。言辞辨了。第三是调和声,大小得中,闻者和融,自然会于中道之理,就调和。四是什么呢?柔软声,其声柔软,闻者喜悦,舍刚强意,自然入律,柔软声。五是不误声,没有任何错误,言无错失。闻者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外道之邪非。言没有任何错失,不误声。六是不女声。其声雄朗,闻者敬服,魔外归顺,就是不是女声。第七是尊慧声,尊贵的尊,智慧的慧,尊慧声,它不仅智慧而且尊贵,尊慧声。言有威肃,如世尊重,有慧人声,闻者尊重,智解开朗,不仅有威仪,而且很肃穆、很庄严。八是什么?深远声,其声深远,犹如雷震,闻者皆证甚深之理。它这是讲的八种声。这是在哪里啊?就是在这个《梵摩喻经》里边讲的,八声啊,“得八种声入万亿音”,这是讲的八声。

还有就说咱们般舟这个事,有的菩萨就提了,说这个“阿(ou)-弥-陀-佛”,就好像是一种声音一样的。其实我给你讲啊,我以前讲过,音声是佛事。其实越是简单的东西里边,能够发现越深刻的道理、深邃的道理、全面的道理、系统的道理,那才是真谛。

这个般舟的声音啊,我跟你讲,善西你们知道吧?就南昌的那个老菩萨,回去至少给我打了两次电话,都是哭着打的。为什么哭着打?一回去没两天给我打,师父啊,这几天啦,您这个声音一直在我耳边响,挥也挥不过去,怎么挥都挥不过去。那佛号就在脑袋里响,就在脑子里响,怎么挥也挥不过去,怎么忘也忘不掉。而且那么亲切,那么真诚,那么有力量,那么有韵味,那么让你念念不忘,那么让你不能自已。她这种感受。打着打着电话哭啊,哭的都不成声音,都不能说下去。前两天又打电话,也是这种情况。

还有甚者,我给你讲,我们在南昌的时候带了一位老太太,八十几岁,是南昌最有名的一个儿科大夫,救了不知道多少儿童,(治)疑难杂症啊。那个老太太听不见,她耳朵背,不是完全听不见,耳朵特别背。每次讲开示的时候,她要坐在最前面,坐在最前面她也听不到。但是呢,她可以感受得到,听得摇头晃脑,来劲的不得了。她说一回家以后,她说所有的屋子里全是那个佛号的声音,全是那个佛号的声音。这种例子不是一个两个。我们演欣师也是一样,本来都要走掉了,走到汽车站里边去,结果到那儿以后,啊?怎么到处都是师父的佛号,到处都是师父佛号的声音。师父打电话过来,正好借坡下驴,回来了。

一音演法,一音演万种法,一音演万种音啊。我唱的时候,尤其是我拿麦克风唱的时候,麦克风假如好的话,我唱得特别起劲,你让我唱多久我都不会累。你那个丹田音一动起来,丹田的位置不一样,发的声音也不一样;那个丹田呼吸的瘪和不瘪,它声音也不一样;脚踏起来的位置,踏起来的力度不一样,它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然后呢,你这个敛字诀用和不用它感觉也不一样;然后嗓子呢,你的嘴巴圆和不圆它也不一样。哎哟,那这不一样的地方,就开关的地方多了。就像拉小提琴,你比如说啊,“哗---”这个音、那个技巧出来以后,哎哟,因为你这个时候你想这样表达,那个时候你想那样表达,你就感觉到不重样一样的。 

声音的究竟啊,就说音声是佛事啊,演欣师整理了一篇文章,两万九千字,你们有机会可以看看,也可以先听那篇录音。我们玩了半天玩啥?就玩这个声音啊,玩这个脚步,玩这个声音。一切的一合相,都归到声音的一合相上,归到脚步的一合相上、节奏的一合相上、呼吸的一合相上,无非如此而已,就这么简单。

一切的字,汉字都归结到横竖撇捺折,没别的东西,有一个字不是横竖撇捺折构成的没有啊?没有啊。是不是?没有。有人说:“有啊,那个圆圈不是?”圆圈不是字,是圆圈,一个圆圈嘛,是吧。

“云何行。得具足相好。”

刚才讲的是得端正颜好美艳,这讲“具足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

“云何行。得彻听。云何行。得道眼睹未然。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

这个十力是指十种如来的智力,你真正读了这个以后会哭啊,我跟你讲,你会感动得落泪。以后专门我们讲十力,讲如来十力。

“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

我第一次看见这个“十方诸佛悉现在前”的时候我哭,我掉眼泪。

我问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十方诸佛悉现在前”,什么时候不在跟前呢?

弟子:都在。

师父:这个小伙子不错。都在,都在啊。

心不等念的时候在不在?

弟子:心不等念也在。

师父:心不等念也在。

那为什么提出“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呢?

弟子:因为咱们就眼睛小了。

师父:眼睛小了。

“心一等念”的时候,你和“十方诸佛悉现在前”相应了。

弟子:就跟太阳似的,咱们要(是)眼睛不好也看不到,要是眼睛好就看到了。

师父:诶,就看到。

所以说十方诸佛不因为你祈请和不祈请,都在跟前,只要你是般舟行人,只要你有般舟行人的愿,只要你有般舟行人的行,他就在跟前。

怎样在跟前呢?悉在前立,悉现在前。

在跟前干啥呢?管不管你呀?

弟子:管。

师父:肯定管你。在你跟前站着,不管你管谁啊?是不是?这是一切诸佛的恩典,一切诸佛的愿力,一切诸佛的大愿哪。是不是,老法师?

弟子:对。

师父:这个愿大不大?

弟子:对,很大。

师父:这大得无不周遍哪。只要你是般舟行人他就悉现在前,他也不管你等念不等念,他也不管你祈请不祈请,他也不管你真诚不真诚,他都在你跟前。就像妈妈爱护自己孩子一样,并不因为孩子不领情她就不管孩子了,她就对孩子偏心啊。对不对?又像太阳一样,并不因为你这里头上盖着头巾它就不照你呀,它照你的力度是一样的。问题是你不相应,你不接受照耀而已,问题是你在打妄想,你感应不到而已。是不是?

所以说啊,你们对于这个“十方诸佛悉现在前”这种佛恩、这种佛的愿、这种佛的力,能够充满无上的信心,能够具足无上的信心,能够真正产生信,能够信到你的骨子里边去,能够信到你的根本里边去,你才能行般舟。那个般舟才有力量,信根的力量才有啊。

《阿弥陀经》里边讲啊,你念佛,是“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对不对?“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没讲他怎么护你的念,也没讲你护到什么程度,也没讲什么时候来护你念,只讲“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和这个“悉现在前”、“皆共拥护承事供养”、“皆共赞誉”、“瞻视敬仰思欲相见”程度相比,那简直是天壤之别呀。

很多人行般舟行了很久了,我就问他,你怎么认识这个般舟的?你怎么信这个般舟的?不会讲这个问题呀。他不现前,知道吧?

我信,我信“十方诸佛悉现在前”;我信十方诸佛,阿弥陀佛的大愿力;我信他们成就我的道心,他们成就我的这个决心,成就我的办法比我多的是;我信他们关心我的程度,远远超过我自己关心我的程度;我信只要我在念这声佛号,只要我念这四个字,他们就在管我,我就在接受他们管,我就在自致作佛。没有别的,知道吧?信到这个程度,你就断一切妄想,阿弥陀佛这一念你立起来了,想就断掉了,自然而然就断掉了。

你为什么断不掉啊?你要想别的东西呀,你对这一念没信啊,这一念信没根儿啊。是不是?所以说,“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哪,真的是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我有好几次这样的境界,当你一念到,尤其是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真是这样子。

有一次我在念佛,我就照顾好几个人啊,这个出现这个状况,那个出现那个状况,我只有一个人。这个孩子要扶一扶,那个孩子要扶一扶,扶不过来,这个孩子没扶起来,那孩子倒了,你说咋办呢?最后乱了套了。我说算了,我哪个孩子也不管,自己念吧。我说不要去照顾,事相上照顾他们。就像那天一样的,我说不管你们,我是先把你们都扶好了我才不管,这次我还比较那个点。上次是管不过来了,你知道吧?算啦,我说管不过来了,管不过来我自己也完蛋了。我说全部都不管,自己念佛。

“啪”一念,就感到周围啊,就像你们就感觉到那个,咱们就像感觉那个啥,你们看中央舞台,那个四处激光照过来,“唰、唰、唰、唰”,四面,光“唰”都照进来了。你就马上啊,从病怏怏的没有一点儿力气的那个状态,马上会处于一种功德饱满,不能再饱满的一种状态。你就觉得马上被接受最神圣的洗礼,最彻底的洗涤,然后你充满了无上的力量,无上的欢喜,无上的信心。然后你就会得到一切光明的加持,一切光明的总持,一切光明的照耀。而且这个同时不是你是这样,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全部解决好,不解而解。所以“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这是讲这“云何行”得“悉现在前”

也就是说,这一个经典是告诉你,把一切诸佛全部请到你跟前来帮你的忙,来成就你、来打造你、来保护你、来拥护你,是这样一个法门。

“云何行。知四事之本无。”

四事供养。四事指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这四事供养。

“云何行。便于此间见十方无数佛土。”

最后这一问很关键, “云何行。便于此间见十方无数佛土。其中人民天龙鬼神及蠕动之类善恶归趣皆了知。”

到后来是什么呢?不是你们讲的普通的智慧。是什么呀?其中里边所有的人,所有的天龙鬼神,所有的蠕动之类那些小虫子,它的善恶归趣,将来到哪儿,现在是咋回事,是啥样状况,皆了知啊,将来到哪儿皆了知。皆了知干啥呢?就是在此间佛土,在这个地方,就能知道他方佛土,这个都能知道。

【所问如是。当云何行。愿佛说之释一切疑。】

就讲的这么多,就讲的这个。

佛告颰陀和。善哉。汝所问多所过度。不可复计。汝所以能作是问者。

佛说,颰陀和啊,你讲得太好了啊,你所问的问题很好、很多,你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提出来,但是一样很精彩。你为什么能问这些问题呢?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对颰陀和菩萨或者贤护菩萨做评价了。这是给贤护菩萨定位了,这也是(给)我们的教主定位了。

汝乃前世过去佛时。所作功德。供养诸佛。乐于经法。守禁戒行清净所致。常行乞食不就请。多成就诸菩萨合会。教语令弃众恶。视一切悉平等所致。常有大慈大悲所致。汝功德不可复计。

这里边讲呢,是释迦牟尼佛对贤护菩萨的评价,也有里边讲贤护菩萨成就的方法,修行功德、(成就)般舟三昧的方法,都隐含在这里边。

这里边写的比较简单,在《大方等大集贤护经》里边写的就非常清楚。这里边呢,我们以后再详细地解释。

这里讲一条我看,我们把第一品讲完好吧?

“所作功德。供养诸佛。乐于经法。”

什么叫“乐于经法”呢?这里边呢,第一是指听闻正法,受持正法,爱乐正法,敬重正法。听闻,受持,爱乐,敬重。我们自己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到听闻?有没有做到受持?有没有做到爱乐?有没有做到敬重?你们很多人对师父的法比较恭敬,比较赞叹。扪心自问啊,有没有做到?听是听闻了,有没有真受持呢?受持是受持了,有没有做到爱乐呢?爱乐是爱乐了,是不是真的敬重呢?这是“乐于经法”。

“守净戒行清净所致。”般舟成就是个什么成就呢?你按照这里讲啊,他首先是一个“供养诸佛”的成就,“乐于经法”的成就,“守净戒行”的成就。戒行很重要,戒要清净,戒不清净确实一无是处。《佛说般舟三昧经》里边尤其是讲戒,它的戒是讲实相戒,里面有专门讲持戒的地方。这里是讲持戒清净,他是戒行清净所致,持戒。什么叫戒行清净啊?有一点点求人天福报的思想,你就是不清净。它是个戒行成就。

“常行乞食不就请。”

乞食,它表法的,乞食表法的。一个人不能降伏自己的食品,在饮食上特别讲究,般舟三昧不能成就。拿我自己的体证来讲,以前我拿着冬虫夏草当点心吃,每天吃;拿着西洋参当茶叶喝,当茶叶泡茶叶喝,成天这样子的,那身体就是补出来的。到后来有一天,我念佛念佛,念到后来我突然,我就有一个决定,有一个念头产生,有一个感觉觉受出来,当时啊。或者冥冥当中有人告诉我,说以后你不会得任何病,不需要吃任何药。然后我就,或者说我就产生了这一念信,我以后不会得任何病,不会吃任何药,“啪”就把它全部停掉了。那时候我高血压很高,每天吃那个进口药,吃那个高血压降压的药,吃多少。后来,高血压的药、冬虫夏草、西洋参, 一下停了。停下来,说老实话我也害怕,你知道吧。这玩意儿,天天冬虫夏草补着,到时候一下没补了,你会不会完蛋呢?那时我想,管他呢,完蛋我也不补,结果你看,这一念精进啊,竟然和平过渡,一点儿事都没有,精神比以前还好。

所以你们那很多的知见完全是不对的,完全不对的。我们这个知见就是,要我们正常来讲,科学角度来讲也是这样啊,从我们个人知见来讲,那我受不了,那哪能受得了,一下(断掉),我总得慢慢来,总得慢慢来,是不是?其实不对的。

你看我们这个世间人就是这样,一般人都认为慢慢来,先来8个小时,再来12个小时,这样慢慢来。我们来干啥?干脆,一日一夜,上!三日三夜,上!般舟行是诸佛菩萨加持的成就,不是你两条腿走的成就,不是你的意志力成就。你真正具足这个信根了,你想十方诸佛站在你跟前,一切菩萨站在你跟前,你掉链子,丢人吧?回家睡觉,想想自己都脸红。是不是?是这样子啊,你真正信到根了以后,信有根的时候,就不会产生那个念头,就真的舍身忘我,拼啊!这身体要它干啥?我见要它干啥,我的知见要它干啥?你甭去打妄想嘛,是不是?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这叫“常行乞食”,你不降伏其食,所以我很赞叹大演捷,我看有人不吃饭我特高兴。我说老实话,哎呀,这段时间事项这么多,我不吃饭不喝水,你说没有任何顾虑呀,还是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因为你是主动发心啊,我是被动,被你胁迫,你说徒弟节食了,这师父不理茬,不随喜功德也不对,是吧?好了随喜功德吧,随喜一下功德。

哪知道人家大演捷偷偷地,说搞三天,人家说了不算要搞五天,五天以后搞了七天了。很惭愧,只随了你三天。那这个时候还是有点儿担心的,结果没有想到,这三天三夜太殊胜了,一点儿障碍都没有,一丁点儿障碍都没有。那个好境界呀,你不要认为是好境界,那个好好的境界,好好好的那个境界,太多了,我给你讲,你不喜欢、不染著那个好境界,就有好好好的境界,绝对超越你的想象。但是那个好好好的境界你也不要贪著,自致作佛够了!还要搞什么别的名堂?不要搞别的名堂。所以说这叫“常行乞食不就请”。“常行乞食”,这是个事相的标准,要降伏你的饮食。

我讲了那个谁,大演捷,你不是要那个什么(断食),还有谁来着?要不吃饭的那个?演海。我就讲啊,第一步,我说你现在训练自己,第一步你学会持午,过午不食,或者第一步学会不吃零食,把零食心度掉。第二步学会持午,把午后乱吃东西的心度掉。第三步,你学会日中一食。哎呀,真的,身清净心才能清净啊,身不清净老想吃东西,老有诱惑,挡不住的诱惑,没有定的。身要清净心才能清净,真的清净,你再学会日中一食。日中一食要达到什么水准呢?你这一顿饭比别人吃得还少,那才叫过关。一顿饭你吃别人五顿的,把胃撑得大大的,那没有用的。

有些地方发生了,我们就听说了,从十点半吃饭吃到十二点钟好像是,这方便说啊。早晨饭没吃,先来粥,小咸菜、好菜,再来饼,然后再来面条,再来米饭,再来水果,再喝汤。人家规定好了,因为早晨没吃饭。好了,往那儿一坐,开始了,还磕瓜子,一样不落。因为供养太多了,不吃咋办呢?有的时候供养多了,是这样。供养多了,你要应供啊,众生应供啊,应供也是修行啊,要吃啊,一顿饭这样吃。每个人吃到最后,好多人得肠胃病。这个不叫日中一食,这哪叫修行啊。这家伙,我跟你讲,几顿造到一顿,那个心哪,说不好听的,是饿鬼心啊。他老觉得亏欠,你看不吃零食,吃到最后,这样子。在我们道场我们有一个老师兄,60多岁了,那个大盆,就那个钵啊,他装饭能装一钵还不够吃。

日中一食,就是说要做到这个水准,吃得少才可以。然后你再开始,做断食一天,断食两天,断食三天,断食七天。但这是一般意义上来讲,但有些人有特殊因缘的,信心特别具足,身心特别清净。你像演海,这都完全过去世修行的根基。

还一个,再给你讲啊,你没有降伏其食,你不懂得这个食和身的关系,你修行永远上不了境界,一定会被身体牵着走。然后呢,等到你一断食,你就知道人不是以食为食,以这个食品为食。断了食你才知道,味道可以为食,可以以意为食,可以以禅悦为食,你还可以以光波为食。知道吧?很多很多食品就都来了。你才知道,原来吃饭吃这个东西是最粗糙的,是最笨拙的行为。这个时候你才真正降伏其身,降伏其食。所以这个时候你才知道“常行乞食”,无所谓,向哪儿要顿饭,实在是没吃的,也就那么回事。

我经常会讲一句话,我说这人最笨。怎么笨啦?你看吃素食,所有素斋,无非白菜豆腐而已。我跟你们说一句话,以前我很喜欢吃咱们煎的素丸子。你们炸的素丸子,我觉得这玩意儿还挺好吃。现在我不是好吃不好吃,我看了就讲,搞造作,就白菜豆腐就完了嘛,都好好的是不是?搞这些名堂干啥?我现在吃这个罗汉菜吃得很过瘾。搞什么别的菜,这一菜就有百菜味道,什么菜搞到肚子里不都一回事?那时候我就想啊,其实无非白菜豆腐而已,就给你变变花样,弄点儿化学品。这个是什么味,那个是什么味,这是鱼味,那是鸡味,那是香肠味,那是啥啥味,给你搞点色素放进去弄弄,你吃得美的不得了。一抹嘴,“哇塞,这素菜好啊,这素菜怎么跟荤菜一样呢?”反过来说啊,所有荤菜的味道其实素菜里都具足的,你没品尝到不等于它不具足,对不对?它是具足的,也没少一样东西,没吃一样亏,那你为什么要吃肉吃荤食呢?是不是这个道理?可是你骗这个地方,哎呀,这个好吃那个好吃,吃下去不都一回事?在肚子里是实相,这里是相,这里是实啊,不要为相所骗。顺便讲这个啊。“常行乞食不就请。”

“多成就诸菩萨合会。教语令弃众恶。”

这是贤护菩萨和诸菩萨的关系问题。你们有笔的可以记一下。这地方讲什么呢?释迦牟尼佛讲啊,贤护菩萨是和诸菩萨什么关系呢?第一叫“劝请诸菩萨”,就是劝请诸菩萨,劝请的意思啊。第二叫“教菩萨行法”,教授菩萨行法。第三句话叫“令诸菩萨喜”,就是令诸菩萨喜,让他欢喜。第四句话叫“诃责诸菩萨”,诃责就是苛护、责难的意思,教授的意思,督查的意思,监管的意思,诃责诸菩萨。第五句叫教示,教导、开示、示现,“教示诸菩萨”。第六句话叫“成就诸菩萨”。

那贤护菩萨和诸大菩萨是什么关系?贤护菩萨是这样一个关系,“劝请诸菩萨,教菩萨行法,令诸菩萨喜,诃责诸菩萨,教示诸菩萨,成就诸菩萨”。所以贤护菩萨具有这样无量的功德利益,具有这样无量的善缘。

“视一切悉平等所致。”

它是个平等成就,是一个无分别的成就。

“常有大慈大悲所致。”

是大慈大悲成就,大慈大悲成就。一个人慈悲不具足,慈悲不圆满,慈悲不能够大慈大悲,不能够真正圆满、细致成就的话,那别的成就是假的。

“汝功德不可复计。”

先把贤护菩萨表扬一下啊,表扬完了。释迦牟尼佛表扬是这样表扬的,表扬的深度、表扬的广度、表扬的层次。不说你很好啊,你不错,好好加油,不是这个,这是我们众生的心,不是佛心啊。

【佛告颰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

有个三昧啊,般舟三昧叫什么呢?又有个名字叫什么?“十方诸佛悉在前立”。还不说十方诸佛愿力成就,是“悉在前立”,站在跟前来成就你、来造就你、来无微不至地关怀你、来不弃不舍地保护你。

【能行是法。汝之所问悉可得也。】

你如果能行这个方法的话,就能得一切的法,就得一切的利益了。

【颰陀和白佛。愿为说之。今佛说者。多所过度安隐十方。为诸菩萨现大明相。】

颰陀和就讲,佛说的太好了,能够解决我所有的问题,能够安隐十方,为我们诸大菩萨现了大光明相,找了一个最好的方法。

【佛告颰陀和。有三昧名定意。菩萨常当守习持。不得复随余法。功德中最第一。】

释迦牟尼佛对这个怎么定位的呢?说它的特点是定意,定的一个意。什么意呀?阿弥陀佛的一意,一念。定意的一念是这个意思。

“菩萨常当守习持。”

这几句话非常有意思。常,你们反思一下自己“常”了没有啊?所谓常,休息不好的时候有没有做啊?能不能控制自己啊?意识念头不正的时候能不能迅速拉回来啊?能不能做到不以心意识为主啊?能不能做到不随境界相而转哪?能不能做到在七天七夜的行法过程当中,在五天五夜行法过程中,不跟随自己的心意识走呢?不做任何决定,能愿意等待呢?不着急呢?是不是经常能这样呢?能不能行法顺利的时候是怎样呢?行法不顺利的时候又怎样呢?都要体现一个“常”字。

“常当守”,常还不说,还要守住。守住没守住啊?第一个七守住了,第二个七守住了,第三七个守住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个七呢?九、十、十一、十二、十三,行住坐卧呢?守啊,要给自己有守的目标、守的要求。习,学的东西不要少学即足。有没有习啊?有没有常习啊,守着习啊,复习啊?有没有把这东西反复地搞得熟、搞得练、搞得透?持,能不能保持住啊?“常当守习持。”

【不得复随余法。功德中最第一。】

为什么“不得复随余法”啊?为什么“不得复随余法”?为什么要复随余法?“功德中最第一”啊。你有余法,心就有漏,就不是一心,就不是一信,就不能决定成就。 “功德中最第一。”

好吧,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我再把这个“定意”解释一下。所谓“定意”者,重在“定”,于行住坐卧中,行的时候,行住坐卧每一环节都能定,不是说坐在那儿定,不是走着一个定,行住坐卧都能定才叫定。事事处处,每一件事情上都能定,每一个地方都能定,每一个时间段都能定。如如不动叫定,动了就不叫定。何谓定?“常当守习持”是为定,不随余法是为定,心一等念是为定。这个定是很广泛的,很深刻的。不是说“诶,我定住了,你们不要打乱我!”你把这个定就理解为我定住了,定在这里叫定,那个不叫定,很浅的那个定啊。

好,第一品我们就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简单提一下。

图片

往期精彩:

图片 专注念佛 相续念佛 共修功德 信(合集)

图片 读诵并讲解重点字句(合集)

图片 深信因果(合集)

图片 201602011602《无量寿经》学讲记A(合集)

图片 201602021543《无量寿经》学讲记B(合集)

图片 201602021944《无量寿经》学讲记C(合集)

图片 201602051621《无量寿经》讲记(一)

图片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

图片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

图片 201602081638《无量寿经》讲记(四)

图片 201602091536《无量寿经》讲记(五)

图片 201602101534《无量寿经》讲记(六)

图片 201602111534《无量寿经》讲记(七)

图片 201602121543《无量寿经》讲记(八)

图片 201602131531《无量寿经》讲记(九)

图片 我们所面临的困局

图片 细讲诸菩萨障法果报及所发誓愿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