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

内容摘要(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

◎ 通宵念佛就要培养我们不去管时间,(天)爱什么时候亮什么时候亮,这时间慢着走才好呢,因为我们看重的是念佛所积累的功德。只有时间念够了,不急不躁了,我们才能圆满我们的功德,时间相很重要啊。时间相破掉了,从容不迫了,不急不躁了,这个这个功德才开始有。

◎ 我们要把我们的时间相的思惟相啊,拓展到几大劫几大劫,无量寿无量寿,我们要深深地知道,你们的每一秒钟都代表若干大劫。你每一秒钟的精进,每一秒钟的庄严,就成就你若干大劫的修行啊,要有这个时间相啊,你就宝贵当前的时间了,没有比这更深刻的了。

◎ 你多念一声佛号,最少将来能多一尊化佛,一尊菩萨,一位,一位天人,一位声闻大众来接引你。你要往上品上生的列车上靠,靠上去就有无量化佛,无量菩萨,无量声闻,无量天众来接你,来接你是真实不虚的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带七宝宫殿,携金刚台,放大光明,共同放大光明,照触汝身啊。这个功课,这堂课你们要不要上啊?为这堂课准备能不能付代价啊?能不能付每一分每一秒的代价啊?别开玩笑了,真的你们在开玩笑啊,开自己的玩笑啊。

◎ 其实是所有的难题,只不过是一个总题目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什么形式啊?什么题目啊?就是不管它只管念,说白了就是不管它只管念,念得傻傻的。我昨天晚上体会到自己真的是个傻子,只知道念佛,不知道为什么念,不知道,就是个傻子,变成个傻傻的,就知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们每一个题目都要有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的这个精神。阿弥陀佛给你示现了,不要马虎过关,不要潦草过关,不要糊弄自己。

◎ 稽首表明低头,合掌绕佛三匝表示程度,合掌表明一合相,表明全部身心,表明一贯如此。合掌而住,住,住就是一个相续之义啊,真实之义,不退之义,不断之义,不更改之义。

◎ 这里给我们一个启示。第一个启示,二百一十亿佛刹。那么就是要我们把所有的难题通通吃掉,不要留下来。不仅要吃掉,还要吃透,不仅要吃透,还要吃光它,不仅要吃光,而且要达到来多少吃多少,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吃,有绝对的把握,绝对的把稳的程度。给我们修行的启示是什么?破时间相,生难值难遇心。我们这一辈子的勤苦,能超越一百三十四亿年的修行,我们这一分一秒的修行,能积累多少多少劫的功德,是何其珍贵,何其难得。那么我们要真正学习法藏比丘,一其心,精勤求索,恭慎保持,满足五劫,修习功德,积累功德,这样一个心态。

◎ 勇猛精进啊,不单纯是一个态度,勇猛精进要积功累德,积功累德要到圆满成就。

◎ 我们的修行功德力上不去,碰到障碍的时候,心力不足,生退心,心不坚固,在于我们的愿力不坚固。当你愿力坚固的时候,尤其是你能发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你能发彻底的圆满的成就众生之愿,成就众生前往极乐世界之愿,如果你有这样的愿力,就住在真实的智慧的净地了。如果你发了这样的愿力,娑婆世界的一切,修行路上的一切障碍、烦恼、情绪都障碍不了你了,你的心就真的变得金刚之心。

◎ 阿弥陀佛住在你心里边,你老忘记他老人家,羞不羞啊?真的羞欸。阿弥陀佛到底在不在你心里边?为什么不显现呢?因为你迷了,因为你的心不想阿弥陀佛,所以他就不显现。对不对?那我问你,你想的时候,他现了没有啊?真的现了吗?受用没有啊?你想的时候,他就现了。你想就是他现,知道吧?你想和他现是一合相。他现和你想可不是一合相,是不是这样?他是老现,你是不老想,你老想,他就老现,然后就达成一体了。你想他他现,他现你就想,他现你就想,你想他就现,是不是密密麻麻变成一体了?变成一合相了?

◎ 你们一定要想清楚啊,心之宝贵,心之奥妙。你说你们找了半天别的东西,最后发现无上的妙药,就在你的心里边。当你回归你的心地,回归你的这个真心的时候,阿弥陀佛发不发挥作用啊?那阿弥陀佛就美了。阿弥陀佛也美了,也得了,为啥?这时候你的心啊,他就可以最圆满地加持,最快地加持,最实在地加持,最扎实地加持,一拎就把你拎到极乐世界里边去了。所以你的心回归真实是一个影子,阿弥陀佛把你抓住,是一个真相,是一个实相,是一个真实,你去想就是愿意,你不想那不是真实的啊,所以住真实慧。

◎ 阿弥陀佛的心啊,不是自己的往生,不是自己的圆满,不是自己的成就,不是自己的苦痛、感受,更不是这些东西,是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他要成就极乐世界,以此极乐世界成就一切众生。

◎ 这个阿弥陀佛的慈悲体现在哪里?不让我们去念、去练这个不起想不著尘,因为对我们来讲太难了。叫你去练这个不管它只管念,叫你去练深信阿弥陀佛,具信,具足信心,常立大信,广大,圆满,深刻,微细之信,坚信,坚信啊。你这个修行过程出现任何状况,都是阿弥陀佛的加持,不起想。

◎ 大家要学会精勤求索,恭慎保持啊,念回向文的时候,都要用般舟的精神。“愿以此功德”,心要住在里边,不要“愿以此功德”,没心没肺。得加持力,还破昏沉,还集中精神,在这听着听着都听睡着了,就要用般舟的精神做任何事情啊,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折不扣,都至诚、至细,至诚,至真,用这种劲头来做事,来说话,来培养自己每一个细节,都是这样,不要动不动就懈怠懒惰。

◎ 这个般舟念佛的过程,要消除你无量劫以来的业力,要结束你无量劫以来的业报,要积累你广大圆满往生极乐世界的足够的、坚固的、充分的资粮,要打造出你自己的七宝宫殿,金刚之态,无量的接引的力量与光明。任务重不重啊?不重啊?重。

那么当你有信心的时候,就不起想了,就只有美了。美是佛给我们的,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是美在我们心里头。那么至于这个身体摔不摔跤,苦不苦,痛不痛,累不累,受罪不受罪,有气与没气,有关系没关系啊?你都可以乐,都可以美,都可以有足够的正能量,都可以有足够的受用,所以这样我们就能不起想了。

◎ 念佛就是寂静行,何种寂静呢?五欲六尘、七情六欲,这些都是多啊,都是热闹,都非寂静,都是我们的毛病,都是我们的习气,都是我们的业力。我们行的是非寂静行,是多姿多彩,热闹非凡行,是娑婆世界的多姿多彩热闹非凡,是我们知见里边的多姿多彩热闹非凡,是我们知见里边的贪多,贪一切,贪不到就嗔,不仅老这样贪,老这样嗔,还这么愚痴,不断地强化它,贪嗔痴三毒。

法藏比丘告诉我们要行寂静行。那么你问问自己,寂静了没有,还是在热闹呢?人家对你不理解,你能做到不辩解吗?不能,这就是凡夫,能,这就是梵行,清净之行。那人家说三道四,说这说那,能不听吗?能不想吗?这就是寂静行啊。能少吃点吗?能少睡点吗?都是寂静行。只要我们能做减法,能少欲知足,能寂静之行,就能远离虚妄。

◎ 植众德本,众德,何为众德?四十八愿,愿愿为众生,是为众德,是为根本之德,无处不想成就众生,一切供养众生,一切成就众生,是为众德之本。

◎ 一切的白法对我们来讲,归纳为六个字,不管它只管念。惠利群生。念佛啊,不为自己念,为大家念。

◎ 如果你对有情“常怀慈忍”,和不和谐啊?和谐是对自己好还是对别人好啊?对别人好,对自己更好。所以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培养自己的忍力,培养自己的耐心,培养自己的大慈大悲心,“常怀慈忍”。

◎ 那么“和颜爱语”不是老好人,不是假惺惺,不是皮笑肉不笑,是为了“劝谕策进”,这个主题和内涵要把握住。

◎ 我为什么要念弟子妙音呢?是因为啊,你们都念自己的有情众生,那么你们都不念的,那所有你们没有念的众生,那它们就都是弟子妙音,所有这样道场的众生就无一遗漏了。

真实成就我们的力量是师长的力量,师长的力量永远不要忘,永远要感恩,永远要恭敬。这是自己力量的根啊,法的根,力量的根,功德的根啊。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修行有重重的障碍啊,确实奉事师长不够啊,师长欲哭无泪啊,哭了也没有用啊。他不是不能成就你,不是没有法,不是不愿意带你,实在是由于你自己不忠不孝,不诚不行的行为。

◎ 有自私自利,有欲有求,就有谄曲之心,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我相,没有我的面子,没有我的名利之心,那就没有谄曲。

◎ “轨范具足”啊,大家共修的时候啊,一定要遵守轨范,轨范就是法啊,轨范要具足,说几点听经就几点啊。

◎ 学习法藏比丘不说任何人的过失,不思惟任何人的过失,不讥嫌任何人的过失,不看任何人的过失,眼里永远没有别人的过失,只看光明相,不看痴暗无明相。要知道看别人的过错,就是捡垃圾,看别人的过错就已经落入黑暗,(落入)痴暗无明的状态当中。要常与光明在一起,不要常与黑暗作伴。

◎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这个律仪是端心正念,这个正字诀的充分的体现。正,心要正,念要正,欲要正,行要正,身口意都要正,一切都是个正,不能有丝毫的偏离,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懒惰,不能有丝毫的转弯插曲,是为正。这个正,在意业里边体现为什么?不起念,不起想,“立一念,断诸想”,无生法忍,没有念,无生无灭,无念。

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就是说身口意我们都要有严格的要求,不要大大咧咧,马马虎虎。

◎ 成就众生体现为教化安立,教化安立的核心在于让他住于无上真正之道,对我们来讲就是忆佛念佛,对我们来讲就是念佛供养众生,成就般舟海会,成就般舟念佛,成就大众。

图片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