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见立知 即无明本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行过般舟的人才能正确地认识境界。我们在行般舟过程当中发现,我们提出几个来:一个是感受的相,我们身体有各种各样的感受;一个有环境的相,我们所见所知有各种各样的分别,这些都是缘起,这些缘起会导致我们种种看法和知见产生。种种知见会让我们演绎种种境界,“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很少进入“知见”这个层次。其实,一切的障碍来自于我们的知见。

我昨天晚上就观察,我们有些老大难的问题,我就想想,它还是“知见”问题。《楞严经》的原文是这样讲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什么呢?“知见立知”,你的知见立起来以后,你以你的知见来行持,“即无明本”,一切无明的本源、本来来自于你的知见,你的知见立起来了,就是无明的本源。

你的知见是怎么产生的呢?是你那个“能知、能觉、能受、能应”的心所产生的,那个不是你的真心。因为这个能感知、能觉受、能认知、能相应、能跟外边去呼应的这个心,是依这个娑婆世界的五欲六尘而形成的。

所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你要认识到你所有的知见,原来都以娑婆世界五欲六尘而产生。所以这个东西不是彼世界的妙有,只有把此世界真空了,彼世界妙有才会产生。

所以这些知见是适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而产生的,是这个娑婆世界的思惟概念体系,不是彼世界的产物,与彼世界没有关系,与你的真如本性没有关系,与你成佛没有关系。它对你成佛而言是真空,是没有分别相的。“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真空妙有,无漏真净”。

有一个禅师念的时候断句,给念错了,结果开悟了。怎么念错了呢?本来人家断句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他念成:知见立 —— 见即无明本,本来是: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他念成: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他因为这句话,他断句断完了,断错了,可是他开悟了。他就想,“知见立”,我这知见一立起来,见则无明本。这个“见”就是无明的本源,这个知见就是无明的本源。说,“知见无”,知见空掉了,见斯即涅槃,说见到这个“知见”本来是空的,见到这个“知见”本来是依五欲六尘而产生的。所以,你见到这个东西,见斯即涅槃。原来我所有的知见,对娑婆世界、六道轮回而言是真实的、是有分别的、是很热闹的。对于我们的修行而言,对于无上佛道而言,都是空的,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昨天有一位大德上来分享说,念出来和不念出来区别非常大。其实,以后你会发现,睁着眼睛和不睁眼睛区别也非常大。你还会发现,这个佛号,念一声、歇一声和两声都念差别同样非常大。

如果你一声接一声念这个佛号,你的境界相可以去掉百分之八十、九十。如果你一声佛号念,一声佛号不念,你的境界相可以增加百分之八十、九十,这个下边说。那个出声和不出声关键非常大。为什么他不出声呢?知见的问题,他不认为需要出那么大声音。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圆A师写的文章。圆A师写这个演Q训练步法的过程,有两个小时让大家拼命喊,让所有人把嗓子喊哑了。圆A师说:我拼命喊,我觉得声音很大了,演Q说不及格。我说我已经很大声了。演Q后来找了一个人,叫她跟着喊,“他喊多大声,你跟多大声。”后来一跟才知道自己的声音不够大。最后喊出声音来了,喊出声音来了,这个痛快,很痛快。

就是每一个细节上都是你的知见问题,你认为你喊得很高了,其实不高。你认为不需要喊很大声、不需要喊出声,都是知见问题。你一天一个晚上是这样,时间一长……只有喊出声音来,这个声音能大功德聚,音声是佛声。

很多人发现还有一个毛病,都急,都着急,着急啊!包括我们前两天分享最精彩的那位老人家,圆L老菩萨,我看有的时候也急。还有我们那位12岁的小菩萨,也急,而且声音也不出来,这都是知见问题。

你要确立了要出声念佛、大声念佛这个知见。这个正知见确立之后,你看,昨天韩CX讲一合相念佛。你要保证你每念一声佛号,“阿---佛,阿---佛”,它这个声像“小钢炮”,放“炮”一样,哪有昏沉?除非你不放了,你只要放这个“炮”,它就不昏沉。“陀-佛,阿---佛”。我本来想变调儿,还没来得及变调儿,说六点了。就是一个调儿念了一个晚上,还没念够。我看最重要的、高兴的是大家也没念够,那么就是说什么?一合相,这也是知见问题。

昨天晚上有很大的进步,真的很大进步。我们的出家师,包括其他人进步都很大。但是还有一点,很多人这个节奏共振还是没掌握住。节奏共振没掌握住,这个踩在点儿上那么难吗?你说不难,不难为什么踩不上呢?为什么踩不上?心不够重视,因为马虎惯了,差不多,差不离,行啦。就这样,这是个知见问题。

拿我们这些老的觉某师来讲,也是个知见问题。觉某师出家好几十年了,“知见立,见即无明本”,认为这样念佛好,这个清净好。我这个身体老了,我这个气力不够了,等等等等。我还是讲那句话,心与气和,这是知见。然后,不怕死,舍命忘我,这是知见,这是正知见。

我就看我们这些居士菩萨真了不得,人才济济。有的人丹田音才亮哪,那小脚迈起来“阿--”(师父示范)。那“小钢炮”,清脆又响亮,不像我嗓子这么粗,非常棒。清理自己的知见,心开意解,就能得到新生。

你比如说,高音唱,如果你顾虑自己的嗓子,你考虑到下一步,这一步你就唱不好。你不顾虑下一步,你不考虑自己的嗓子,奋不顾身地唱,恰恰可以唱得比较好,恰恰可以唱得无穷无尽,这也是一个知见问题。

离开大家求定的人,结果也不好。般舟动中禅定的境界比你那个入定的境界高,至少高五十倍。我们有些人喜欢入定,不自觉地入定就算了。如果你喜欢入定,找一个地方定在那儿享受,这是很可怜的,已经落到感受上,不念佛了,念感受了。如果说这也是知见,你不求定,必能得动中禅定,一边走一边念,一边念一边走,其实一直在定,一直在定中。

昨天念到今天早晨,不知道。有一个人向我比划了一下,“六”,我想六点了,一会儿就打板了,不能求定。不能求安静,求定、求安静都是自己的知见,求定、求安静,你的心就不能安住。

我们很多人,障碍正在于我们的知见。第一,我们讲“所缘”。你来到般舟道场,你的身体的所缘,身体的感受多不多?身体的感受太多了。第一,从来没有过不睡觉,从来没有过不吃饭,从来没有过这么高强度的运动,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的念佛。

现在念到眼睛也变形了,这个脚也飘,也感觉不灵敏了,耳朵也幻听了,念到这份上来了,就像刘姥姥第一次进了大观园一样,“所缘”都是新鲜的、都是多变的、都是虚无缥缈的,“所缘”是不可靠的。

然后,从“所缘”这个上面所产生的见,所见、所受,这个“所见”、“所受”,依什么所见、所受呢?依他传统的知见,依他学佛以来的知见,所见所受,以这个知见来判断这个缘起、来编辑各种故事、来相续各种境界,自编自导自演。然后,把自己进入角色,摆进去,在里边演。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那我说白了,“所缘”是不真实的。你们都知道,老般舟都知道,回来以后,啥事儿也没有,就像做梦一样。“梦中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什么也没有。梦里明明有六趣,啥都有,醒后空空无大千。

般舟行里边丰富多彩,热闹得不得了、痛苦得不得了、欢喜得不得了、纠结得不得了,简直不得了。行完般舟以后,发现就像做了一个梦一样。所以说“所缘”不可靠,“所见”、“所受”、“所知”都不可靠。

那么依照的参照系,依照所谓的“知见”,判断对错、长短、轻重、大小、紧急不紧急,这些判断也不可靠。“所缘”不可靠,“所见”不可靠,判断不可靠,然后编故事编得来劲儿,在里边忙得不亦乐乎,那这就是境界相的实质,般舟里的境界相就是这样。

般舟里的境界相,到后来,一是我们的习气、二是我们的知见,都是知见的问题。你们自己反思一下,一切的过错、一切的插曲,都因自己的某些知见而起。有的是过去的知见,有的是当下的知见,有的是对未来的疑惑,种种种种。

我小的时候爱喝小米粥,我们家没别的,我姥姥没事干,就每天一早起来就滚这小米粥,滚了三个小时、四个小时,滚得真好吃。还老想着这小米粥好吃,其实在哪儿也吃不到,基本上。只是偶然有一次吃到,到河北TF寺的时候,告诉人家早晨到,结果没想到车子堵得堵到中午才到。被迫人家小米粥一直熬着,熬到了中午。喝那小米粥,我说,这次喝的小米粥和小时候喝的味道一样,别的时候都不一样,都是为了回忆一个梦,都是回忆一个梦。

所以,我们不要被记忆所骗,不要被知见所骗。知道“知见立,见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这是《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确实是一部经,也不是两部经。不同的角度讲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任何老大难的问题都可以见到知见的问题。所以一切都是知见问题,一切的难题都是知见问题。

比方说,你们都觉得演M的昏沉严重,好多老般舟都知道演M昏沉严重。那么演M为什么会昏沉?跟知见有什么关系呢?演M后来无意当中说出来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演M说,她一行般舟出现自发功,这手舞足蹈,太舒服太舒服了,她说自发功太舒服了。她一直惦着自发功,一直想自发功。因为对那个自发功那道菜太欢喜了,对现在走般舟这道菜就觉得没滋没味儿了,知道吧。所以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硬来。是因为老想求那个境界,又得不到那个境界,是这样一个原因。她老想找那个自发功,这道场也不叫自发功,她也认可不让自发功,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向往那个自发功。她什么时候把这个自发功的向往给破掉了,据说现在已经破掉了,不再想自发功了。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知见是什么呢?她说昏沉念佛好,昏沉念佛啥也不知道,稀里糊涂就到天亮了。稀里糊涂就到天亮,都不用熬,一边打瞌睡,一边念佛。这都是错误的知见。一边打瞌睡,一边念佛是怎样?你念着佛,被动地打瞌睡这可以的。如果你说,我主动地去,“好,一边打瞌睡,一边念佛,师父说这也是一百分”,你把师父错解了。

师父说,你不管瞌睡只管念。念的时候,你没有一个管瞌睡的心,没有一个求瞌睡的心,只有一个念佛的心。你一心念佛,系心不乱。念的时候,虽然有昏沉,这也是100分。那你理解为有昏沉念佛也是100分,一边昏,一边念,也是100分。那完了,那你也正好,借这个机会偷偷懒,那这就是偷心,这是偷心。她这个知见。

有一次,她说她破了一次昏沉,怎么破的呢?是哪位大德跟她讲,说演M啊,你入了睡魔了,你完蛋啦,入了睡魔了。这演M一听说,魔来啦,这不行,然后就进入境界了,要跟魔作斗争了。我一定念佛,把这个魔赶出去,不能让他在身体里边呆着,一定要把他赶出去,一定要把他赶出去。一定念一定念一定念……就变成这样一个境界。死念活念,硬心坚持,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这个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不睡的心,是念佛的心,是一个消融昏沉成就的最重要的一个心地。你看,她这个心里有一个顽强的意志力,她就能把昏沉破掉。她一边念佛,一边昏沉,昏沉就昏沉着念吧,所以,就有一个欢喜昏沉。虽然不躲避昏沉,但是欢喜昏沉,这心也是不对的。这也是一个知见问题。

首先要学会节奏念佛,踏上节奏非常重要。节奏踏上、不踏上最少差两倍的力量。踏上去,生两倍的力量,踏不上去,灭除两倍的力量,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力量。

所以节奏念佛非常重要,尤其是你的身体没有丝毫的浪费,提起来放下,提起来放下,在节奏的海洋当中,准确地、严丝合缝地、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起舞的话,你真的不会昏沉,最多只有极其轻微、极其轻度的昏沉,一句佛号两句佛号就震破了。

这是节奏念佛,踩在节奏上,就是这样。那么这是一个什么?对当下一步、当下一声、当下呼吸的知见问题没有立起来,是这样一个原因。

再讲,境界相里边最怕的是什么?恐惧心。恐惧心依什么而立啊?依你自己的知见而立,那个东西太吓人了,那个要吓死人啦。恐怖心是你的知见,到底有没有那么可怕呢?没有。是不是?都是你自己的知见,一切境界相都是自己的知见。

知见立,见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图片

图片

般舟三昧

难行能行 勇猛精进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论坛内容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