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我想问一下,心力和愿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应不应该经常想这个愿是怎么发出来的?我在行法之前,写牌位,突然感觉众生特别苦,发了代一切众生受苦的愿。但在行法的时侯,又发了愿:只要众生思念阿弥陀佛,我就代一切众生受苦。第一天的时侯,我看到师父您特别辛苦,我就发了愿:只要有众生欢喜、信受、礼拜、供养师父,我还是愿意为他们受一切苦、受一切难,希望一切众生脱离这种苦难,再也没有这种辛苦,往生西方,上品上生。可是我发了这些愿之后,在行法的过程当中,看到别人痛苦的时侯,我就老想:我替他背债、替他背业。我一直念这个,都不念佛了,咋整呀?
师父:心其实无形无相,他体现的形式是什么?就是你的愿、你的知见。你的所有的愿和所有的知见,体现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地。所以,其实愿力是一种心力,愿力是心力的一种。你看不到你的心地,但可以看到你的内心。比如说,你是慈悲地啊?你是不是充满慈悲,是不是不退地,是不是这种成就众生的心地,等等等等,它是由这样的一些要素构成的。
所以,你发这个愿力,这个愿力,你只要发出来是真实的,不需要反复去回忆、去回味、去发。但是,有的人,他心不坚固,他反复强调,他就会变得坚固,有的时候假的也能变成真的。你比如说,一百单八将,一天一夜全部集体叛逃,不走了。我就逼着他们发愿,我说我们至诚发愿:不回寮房,坚决圆满完成此次般舟之行。有的人就跟我说,因为我发了愿了,所以就不回寮房了,就圆满般舟之行了。有的时侯假的也能变成真的,你让他逼着发愿,发愿后,他说我发了愿了,就不回去啦。确实也是管用的,有时侯假的发愿,勉强的发愿也是管用的。
发愿也是修行的一个方法,然后利用每一个时机来发愿,坚固自己的愿力,确实对于完善自己的心地、提升自己的心力,非常的关键,可以说非常非常的关键。那么,你发代众生受苦的愿,然后,你应该可以借机转化成:如果我能承受,愿意把众生的业力转到我自己的身上,愿阿弥陀佛的光明普摄十方,广利有情,消灭一切众生的苦难。
居士:我当时发愿的时侯我是这么想的,把他们痛苦全部背在我自己身上。但我又想到,我能不能背,虽然我相信阿弥陀佛、相信般舟圣众,相信师父。
师父:你能发这个心就能背,发这个心就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为她鼓个掌,好不好。
居士:可关键是我在行法的时侯,已经过了快二十个小时了,没感觉到一点苦痛,就是很昏沉,昏沉的时侯我也没想他,就一直这么昏沉。我当时觉得特别渴,因为,我发愿不喝水、不吃饭、不出念佛堂,但是我又觉得特别渴、特别难受。但我,一直忍,一直忍。脑子里就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你去喝点水吧,你去休息会儿,老是这么跟我说。我知道,这肯定是魔,我还是在忍。最后的时侯没忍住……
师父:这就是功亏一篑。你们今天记住,从成都来的罗BX,她是一个企业家,就是非常听话,她忍无可忍,最后甘露水就出来。但你认为,师父说忍无可忍就可以忍甘露水出来,你一天到晚在找甘露水,这恰恰就是执著作意太重,这不行。
不过,你一个小人家,能发如此大愿,能够坚持这么久,也不容易,大家给她鼓个掌。下次,再坚持一下。再一个,带众生受业的心本身就是一个佛的心,和念佛是无二无别的,不用去分别。就是说愿带一切众生去受苦、受业、受报、受难,本身就是佛的心地,只有佛才能发出这种心地、这种大悲大愿。所以说,你这个已经“是心是佛,即心即佛”啦,不用执著说我没念名号。大家给她个掌声鼓励。
居士:希望我能够不退转吧。
师父:一定会不退转的,大家再鼓励一下,阿弥陀佛!这是一个,另外一个,要去除骄慢心。不要认为自己发了心,有多了不起,要放在老实念佛上,傻人傻念上,明白了没有?有一个丝毫不侥幸的心,一个丝毫不偷懒的心,再加上你的大悲大愿,就能比较扎实地成就,明白了没有?我们要这种扎实的成就,不要急躁。记住了没有?不要急躁,好孩子。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