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为什么舍观入称名
3.3同时强调:“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不讲谛观但讲称名,念念“除无量劫生死之罪”。实称名亦即谛观的一种,具足《观经》所讲一切功德。
称名无上甚深微妙禅3.3 音频: 进度条 00:00 02:14 好,第三条,同时强调:“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就讲啊,你只要闻到这个名字就能除无量劫生死之罪,那你忆念,念念都在想这个名字,除不除罪啊?好,他不讲谛观,但讲称名,念念“除无量劫生死之罪”。其实称名啊,即是谛观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啊,具足《观经》所讲一切功德。
好,我们再来看啊。那么这里边啊,善导大师号称是阿弥陀佛再来,楷定古今啊。楷定古今,楷是正楷的“楷”,定是决定的“定”,古今,这个古今中外的“古今”。善导大师写这部《观无量寿经》的四帖疏啊,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非常非常高,非常非常大。楷定古今,就把这个……以前呢,这里边有一句话——舍圣入凡。很多人不懂,说师父,是不是你这句话写错了?怎么舍圣入凡呢?因为过去大家都认为修念佛法门是圣道,是圣人行的道。是圣道,一般人能不能行啊?不能行。你们现在也是这样认为,是不是?现在不这样认为,以前是不是这样认为啊?要念得一心不乱,要功夫成片,要至诚,要清净,要平等,要觉,要真诚……你搞了很多,不是简单称名,是不是啊?所以这个是楷定古今的地方啊。3.1《观经》流通分中,嘱咐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讲了十六观,最后强调重在持名念佛。3.3同时强调:“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不讲谛观但讲称名,念念“除无量劫生死之罪”。实称名亦即谛观的一种,具足《观经》所讲一切功德。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