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现在学法,缺乏一门深入,缺乏疯狂的劲头,缺乏钻研的精神,缺乏耐心,缺乏持久心。如果你有持久心、有耐心、有细心,然后一门深入学进去,真的,最主要你还有一个注意,要抄,要背,要忆想,要实践,要体证,要反复不断地体证,一定要依教奉行。
你对这个法认可到什么程度、相信到什么程度,决定了你能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般舟首先讲视师如佛?如果你不是视师如佛,你把这个东西当成个一般的东西,你就是……你的信任的程度,视师如佛这个视的程度,就决定了你行为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程度。所以般舟特别强调视师如佛,依教奉行。没有做之前你是绝对不会明白,做过了才能明白。
你们的习性是什么?要明白了才肯做,不明白不肯做。这就是一个……只有视师如佛、依教奉行才能克服这个无以逾越的障碍。因为你觉得不明白,所以你做的劲头不会具足,不会持久。可是你不做,真的难以明白。这个时候你对师父的信心越具足,依教奉行的信心越具足,要求越严格、越微细、越彻底、越实在、越真干,那么你这个实践的动力才越强,才能真正做到。做到了才能真正体证到,是做过了才知道,不是知道了再去做。所以为什么般舟特别强调视师如佛,依教奉行。
我这次到上海去,一个大学教授带着好多企业家向我发难。他说你看看,你这个般舟苦死了,玩半天它没有信愿。是不是啊?哎呦,好在佛力加持,我马上就反应到,我说念佛,你的信愿就在念佛里边,你佛都不念何来信、何来愿?你何种信、何种愿呐?是不是这样?所以你看看,哎呀,这个外界的说法呀,还有的讲,你念佛念这么辛苦干啥?听经就能成佛,就能开悟,等等等等,这些说法。当然,我们不懂啊,我们随喜赞叹一切讲经说法人员的功德。只是就我们念佛人来讲,所以你的心性一定要清净,一门深入。所以法师讲,他拜师,拜的条件就讲:第一,你把你以前学的东西统统丢掉。第二,你只准跟我学,不准跟别人学,任何书不准看,我让你看你才能看,我不让你看不能看。十年为期,你少学于十年不行,十年中间有变化不行。我叫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一门深入,一门到底,十年之后再说。法师学完十年以后:“师父啊,我再跟你续十年怎么样?”都是这样的呀。古代祖师大德带徒弟都是这样带的。因为说句实在话,你学法辨别的能力,你的辨别的能力来自于你的娑婆世界生活的实践所产生的知见,这个知见是最不可靠的,是你自以为是的知见。所以讲了,不能往外看,不能到处乱看,不能到处乱听,会把你的心听乱,这是最让人悲哀的事儿。我们很多般舟弟子现在出去学别的东西去了,偷心不除尘亦不可出啊。所以要把日常精进和勇猛精进两个结合起来,尤其是要落实到日常精进里边去。
还有一个,一定要把“没有疑惑如毛发许”这个心修出来。这个心修不出来你的行持没有力量。这个心要修得出来,没有疑惑如毛发许。
怎么修这个心呢?首先要懂得把疑惑放下来,把遗憾放下来,把不明白的放下来,把浊恶世界放下来,都没有关系。明白了没有?但是我们的天性都要去抓这些东西,抓疑惑的东西,抓不明白的东西,抓让我们遗憾的东西,都是要往边上跑。你不要跑,不要问,没有疑惑,紧紧抓住这个简单的、直接的、当下的、安住的,不要复杂化,不要间接化,不要搞很多前提条件,永远是一个安住当下的心。好不好?阿弥陀佛。
摘自《日常精进与勇猛精进相结合》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