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持净戒不得缺于毛法许

依戒而行,必得解脱,这是一个很实在、很实在、很真实的事情。戒律是成熟我们大家的一个特定的善巧,特别直接了达,(是)断除我们自己邪见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了。

一、于戒无瑕疵。

二、持戒不杂污。戒有三具戒,若不清晰,就会生杂污。例如,声闻戒是威仪戒,重视行为、语言,即身口表现出来后才为犯戒,其对心念所想是有遮护的。但在菩萨戒中,举心动念十分重要,即使不做出来而心里想了,也是犯戒,所以又称为善法戒或正念戒。对此二者,有时此处为是,而彼处为犯,融通不恰当时就会产生矛盾。比如一妇女正落水挣扎,此时来一持声闻戒的比丘,因其不是圣者,尚有动念,有染欲心。因心不净故,他可以不去救人,而劝他人去救,以不失威仪。如此,这位比丘不犯声闻戒,但犯菩萨戒。因菩萨要悲心修持,要于一切时处利乐有情,不能舍众生于苦难之中,而应令其离苦得乐,在举心动念的抉择上,视“一切男是我父,一切女是我母”,我们看到自己的父母被水淹了,怎能不去救呢?

三、持戒不浊。即持戒不乱之意。往往对戒律不清晰时,我们就会说:“我在持戒,我这样是对的,那样就不行。”这就造成持戒的“浊”了。

四、清净戒。受二百五十条戒的出家人,有这么多戒,而且不同人对戒的认识还差异很大,怎么清净啊?因此,出家人必须具有无漏心智,“无漏为本,净心为要,清净为相,令世人爱乐。”

五、无损戒。即不能减损,我们持多少条戒,就要事无巨细地守护多少。

六、不取戒。心中无染,不取“我在持戒”、“我犯戒了”之相,于戒清净守护。

七、不依戒。不依戒来标榜,不依表象而守护,但依无漏为根本。故在僧法中,许犯许忏。世人眼中,多是不许犯,即不允许有过失,犯过之后,大家就不能相互包容。实际上,若无犯相,佛法不能住世。因为如果大家都持戒,世间就不是这样的;而如果大家都犯戒,世间也不是这样的。故说,许犯许忏是佛法清净住持住世之相。

八、不得戒。不以已得,否则就为对待心智,无表戒体就出现染污,所以不得力。

九、不退戒。一旦受戒,就不再疑虑,即在此彻底放心的意思,所谓“一信永信,一受永受”。应于法生抉择,而不说我今天如果受了戒,明天会不会犯?会不会退失戒法?

十、持圣所赞戒。在声闻法中,寂灭为乐;大乘教言中,大悲为乐;金刚乘教言中,自性守护为乐。到底用哪个呢?圣所赞戒。有的人需要大悲的修持,有的人需要寂灭的安乐,圣者在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施教法则,让我们应如是守护,引发我们对戒的抉择。

十一、持智所称赞戒。在佛教中,圣者与智者的差别是很大的。若以菩萨次第说,圣者是入地者;而智者的含义更广泛:有证得一切智的,可称阿罗汉;有证得种子智的,即是菩萨;有证得一切种子智的,那就是佛世尊了。因一地不识一地,所以一般来说,可对上一地者称为智者,对下一地者称为愚者。

十二、随波罗提木叉戒。波罗提木叉,其教言内容是各个保解脱,于出家、在家人中,乃至持一条戒,若能完整守护下来,亦可得保解脱。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名相,若对此不了解,很多人在持戒细分上不能爱乐。

细微持戒,每条戒都可以保解脱,成就无上菩提,这是不可思议的力。此戒之力是十方诸佛所守护,所以称为保解脱戒。即在一个戒法上彻底、清净、严格、无疑地守护,由此进入完整、健康、得力的戒德中。

由一戒而入即保解脱,就如说念佛能断无始以来的生死业流一样。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尽的善、恶、无记生死轮回业,这一念佛就能解决问题吗?能解决!最主要是这一念要纯正。当此纯正、绝待的刹那生起时,自性就表现出来,一切无始以来的业力就消融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求完整,求完善,求高尚的多,但岂不知,这实在是一个不完美的时代,或者说是一个比较堕落的时代,求完整就更难了。故由一戒而入,不失为一种方便。例如出家人二百五十条戒中,在家居士五戒八戒中,每条都做到有一定难度,甚至不见得能全部了解,如何能行持呢?如果完整的我们不了解,一条是否了解呢?如果只知道泛泛的名词,即使一条戒,我们想严格守护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很多学佛人不在乎守持,实际就是不在乎戒法。戒法是严格的应做、不应做的要求。在此,若对明确的戒法做不到,对不明确的就更加模糊,于是,遇到事相就更加无法抉择,而在徘徊彷徨中造成所谓的轮回业相。

所以,在佛陀的教言中,应做与不应做的制教是很严格的,这样就把我们平时徘徊、模糊的概念清晰化了。因此,戒律的制订,是直接的智能给予,我们不用辨识,一念随顺即可,这样具足自性的清净、自性的安乐与真实的功德。这就是“波罗提木叉”保解脱的实质内涵,可以由此增益我们的智能,由一戒增二戒、三戒、四戒,逐渐纯正完整道业,实现法则的周遍性。

十三、具足威仪行处。在威仪行处,应有清晰的守护。过去有四威仪之说,所谓“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皆有摄以正念之作用。现在,许多人常有做事不得力、很累的感觉,实际就是心念不相续、散乱的结果。若于威仪行处自然、如实,而不是刻板地守护,就很容易使散乱心智得到调整。我们这样时刻提醒自己、调整自己,反而不会累了。

十四、乃至微小罪心大怖畏。若不在意细小过患,大的过患就会慢慢发生,这是防微杜渐的修持,也是真正大福德的修持。没有大福德的人往往会说自己不拘小节,而若道德细腻时,就显在小事上了。

十五、净身口意业。若不净,我们的生命就消耗在浊业之中了。而净的方法很多,如忏净、戒净、发菩提心净等等。若于法上修持而道德成熟时,则身心寂净,为天人爱乐,龙天守护,所做事业就有得力之处;如果没有龙天护法的守护,事业相是不能成就的。

对于出家人,净业要求到什么程度?如身业,不能破坏有生命者,即使草木也不能无端破坏;口业,不能说不净语,即不如法的话;意业,觉察举心动念是否为正念。而意业难察,在此需要很好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的修持,才有正念生起的基础;否则,一举心动念就有污染,再一延续,就是不净业相了。

十六、净命。正业、正命,是八正道的守护,即不行非法业缘。例如,不去不该去的地方,依、正二报中不与非法交流。在寺院里,如果能守护戒律,实践佛法,净命因缘是具足的;而在世俗中,则很难具足。

十七、所有戒尽受持。有的比丘说,“我只管持声闻戒,菩萨戒我不管。”那是不行的,所受戒都是应该重视的,否则就可以舍戒。佛教中,有一个名词为“同戒戒羸不自毁犯”。若学了这个戒又不能行持了,称为“戒羸”,应舍。佛在世时,对此赞许为“顺缘舍戒”。也就是说,若不爱乐这个法则了,就应该舍;否则,就应竭尽全力守持,不能说做了很多恶后再去舍戒。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真实的人。佛说,这样的人能成道业。

十八、信乐甚深法。在此,就开始从大乘心量上来要求了。我们可以辩法于现缘中,也就是说,涉及法流、法义是可以辩论的,但很多人会否定其他教言。而否定,就不是信乐甚深法了,就容易出现舍法过。舍法过,有时是因为情绪,即我们自己不喜欢而生起。


普劝众生护三业,行住坐卧念弥陀;
一切时中忆地狱,发起增上往生心;
誓愿不作三途业,人天乐报亦无心。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