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用功(三)

针对我们当下大家的情况,讲一下深入用功的问题。深入用功,怎样深入呢?我分别讲。

最大的深入,就是要安住当下,傻人傻念,舍命忘我,勇猛精进,誓死不退,永不退转。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安住当下呢?不能安住当下,对大家而言,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

第一,为什么不能安住当下呢?是因为对周围有看法,对他人有看法,对僧团有看法,对师父有看法,视师长短,看僧团的是非,见他人的过错。也就是说,自他关系你修得不圆满。尤其是在僧团当中要学会相处,学会自处。那么,我们这样一个新型的僧团,这样一个勇猛精进、刻苦用功的僧团,这么几百人凑在一起,突然之间凑在一起,可以说没有经过任何的磨合,凑在了一起。这种情况下,在僧团当中如何安定自己的心、安住自己的心呢?这一点非常重要。你的心不能安住,(你)所拥有的功德,所有做的功德都是有漏的功德,都是不圆满的功德。

那么,我今天再重复一下佛开悟的一个偈子,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个话不是光说说的,对你们来讲也一样。“诸行无常”,几百人在一起,不是有这种无常,就是有别种无常。有无常,不意味着僧团不再进步;有问题,不意味着僧团不再前进。大家都以为我们的僧团很有问题。这次我到外边,听人家表扬我们的僧团,我挺受用的。他怎么说呢?他说,“那个僧团很威仪啊,在院子里走路都走直角;就餐可讲规矩了,只吃早饭和午饭,很好;念佛念得那么精进,规矩那么严整;然后,师父们都清净持戒。”其实,说了几条都是最基本的,但是这几条最基本的,在社会上往往非常缺乏。人家说,“哎呀,我去见了这么多寺庙,这个僧团是最规矩的、最严整的。”确实是这样。你比方说吧,有些地方很长时间很有规矩,但是我后来发现,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吃饭。天不亮就吃饭,从佛教戒律上来讲,是犯盗戒——明相出,才可以吃饭;明相不出,不能吃饭。这个明相出不出都搞不清楚,等等,我不去讲这些东西啊。

总而言之,我就告诉你,僧团有问题,有没有?有,确实有;有没有很多?确实有很多;有没有进步?确实也有很多很多的进步。你看僧团的是非,是你的心有问题,你的心不能安住。今天僧团没问题,明天也会有;这里没有,其他地方也会有。四五百人在一起,那什么问题都会有。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有问题是正常的。有问题,又能前进,是正常当中的正常。你关键看住自己是最重要的。你们之所以不能安住,是因为你对外边没有正确的知见。你不知道,一个僧团按照你的知见,肯定有问题;就算有问题,它也是正常的。要看主题,不要看问题。看得清主题,你就得法;看不清主题,你就被染著。所以,这个心是因为你们看僧团。

还有,有的人看僧团的执事。执事只代表他个人,不完全能代表僧团,更不完全能代表师父。有的对执事生烦恼,而且生大烦恼,这个是不能安住的一个方面。这个不能安住的根源,在于认识不到僧团一定有问题。要允许僧团有问题。关键在问题当中,你能不能安住?僧团没有这样的问题,一定有另外一样的问题;今天没有问题,不代表明天没有问题;这个月没有问题,不代表下个月没有问题;这个月有问题,不代表下个月还是问题。问题都在变化当中。

所以,每一个人要在这个大环境当中,破除环境相,破除他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时间相,破除这些相。用我们的白话讲,因为我们不太主张讲概念,不想培养大家的知见。你在环境当中相处,要破掉环境相,不管环境如何;你跟他人相处,要破掉他人的相,不管他人如何;你跟自己相处,要破掉自己身体的知见,破掉身体的感受,破掉自己的身相、我相;你对外看事、看物、看人、看法、看一切,都是自己的知见,要破掉自己知见的相。把这些相都破掉之后,你能保持一个如如不动的心。我们有一些居士菩萨非常得法,非常非常得法。我刚才讲如如不动的心,好多居士就具足了。

那破掉这些相,什么叫破掉这些相呢?你认为它是正常的,你能接受它,你能正确地理解它,你能不在意它,你能不受它的影响,你就叫破相;受它的影响,你就被它染著,你就被它给拐跑了,你就著相了;著相就是有“我”,就被这个相给抓住了。说白了,就这个意思。那么,在僧团当中,如果你不能破相,你一定被各种情境所侵,而且你一定被俘虏。因为这样大的僧团,什么状况都有,ABCDE,那么你不被A这种境象所抓住,你就被B所抓住;不被B所抓住,C、D、E,总有一个状态会把你抓住,总有一个状态会让你生烦恼。生烦恼是你的心,A、B、C、D、E只是一个缘起而已。有这个缘起,不一定生烦恼——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心的话,如果你能降伏自己心的话,你就不会生烦恼。

这是讲的,在环境当中、在集体当中要安住自己的心。你的心不能安住,你所做一切功德都是有漏的功德,都不是一个定性的功德,都是没有定性的功德,都是浮萍,一吹就跑了。这是第一个方面。

为什么安住不了心?是因为受环境的影响;为什么安住不了心?是由于受你知见的影响——你的知见是错误的,你的知见是片面的,你的知见是有染著的。我们有位菩萨讲,“我以前念佛可摄心了。这一年多两年,我就没有摄心过。”我说,“不讲你摄心不摄心。就算你摄心,你只是一个方法摄心,只是一种念法摄心,你这种摄心是豆腐做的。为什么说你是豆腐做的呢?因为一年多来,你都摄不住自己的心。你那个方法用了一年多,都没灵,这个方法是有局限的。”我就讲啊,”念佛的方法,此种念法,你能摄心;彼种念法,你也能摄心;任何一种念法,你都能摄心。这叫事事圆融啊!你只有一事圆融,不是真本事。那么,你那个念法已经摄心了,或者用你自己的话来讲,已经念得不念而念了,很好啊。就算你说的这么好,接下来你要念事事圆融啊,事事圆融就是你的功课。做不到事事圆融,做不到第二个事圆融,你那个圆融是肤浅的,是假的。”要真正地明白你的心,明白你的处境,明白你的任务。明白了你的任务,你的心就老实了;否则的话,你的心永远是一个不老实的心。第一个,为环境所误;第二个,为你的知见所误;第三个,为你的心所误,心当然是体现你的知见了。

那么,知见是你心上产生的各种知见。那么,什么样的心产生的各种知见呢?是你各种各样的心态、各种各样的心地所产生的知见。什么样的心地呢?我告诉你,对你们而言,有几种心地特别注意。

第一种心地是急躁心地,所以我们对应的方法叫不急不躁。有的人讲了,“师父,(我)最近准备闭关,闭十天。我争取有所感应,有所受用,有所不可思议。”还是一个有求的心,还是一个没有安住当下,期待未来的心。只有安住当下、傻人傻念的心,才能破掉时间相,才能破掉环境相,才能破掉他人相,才能破掉身相,破掉自己知见的相——我相、我见、我执,一切都能破掉;否则,你都破不掉。只有舍命忘我、傻人傻念的心是一个简单的、老实的、圆满的心地。第一个心地容易产生问题,你不能安住,是因为你的急躁,是因为你有所求,是因为你想找不可思议,是因为你急于求成。有的时候(你想),我赶紧成就了,我好帮师父。你还是一个急躁的心,急躁心、急躁地。

第二个是逃避地。你逃避,逃避困难,逃避问题,回避矛盾,不敢迎难而上——逃避的心。

第三个是侥幸地。你老是侥幸,不想踏实地努力,不想立足于当下,不想把握住每一个当下;总想找一个捷径,找一个有效的办法,找一个摄心的办法,找一个直接成就的办法,找一个省劲的懒汉的办法。如果你有一天真的说:“念佛无非舍命忘我,傻人傻念而已。”如果你能产生这种觉悟,然后不随余法,不作它想,你的修行就上路了;如果不是这样,你的修行永远不在道上。当然,不在道上,也会有功德;虽然功德少,但是还是会有功德。

不被自己的知见所骗,只有安住当下的心、傻人傻念的心,要学会安住当下。每个人要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安住当下?不让你安住当下的原因是什么?不断地忏悔和改造自我,抓住这个主题。其实,有遗憾没有关系,有问题没有关系,有错误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安住当下一声佛号来忏悔,就都没有问题;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都会自然地化解。

那么这是讲,我们之所以安住不了,是因为我们的知见不清净。大家(在)这个原始点上,缺的是一个安住当下的心,安住当下,傻人傻念。你看,我讲了,只要是傻子会念,你就可以念;只要傻子能念,你就能念。只要你不比傻子差,就可以了,这是最容易满足的条件。问题在于,达到这种状态,你能不能百分之百地受用。如果你认为已经很理想了,我傻人傻念念得不错,你就受用;如果你还在找更新奇的、更直截了当的、更能超越效果的方法,你就错了。这是说,大家最缺的是一个安住当下的心地。

那么好,我再来讲,大家怎么样深入提高呢?首先心地上下功夫。让自己的心地能够老实下来,能够不再侥幸,能够不再狂躁,能够不再轻浮,能够不再有求和充满期待,能够不管环境相,不管他人相,不管时间相,不管自己的知见相,不管自己的身见相,一心念佛,傻人傻念,只管念佛,这样一个心地。

那么接下来,忏悔是修行的最重要的功课之一。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忏悔业障非常重要,一定要忏悔。

那么,怎样深入地忏悔呢?对大家而言,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每天,你诵读《贤护经》两品。从两品诵完经典以后,你就扪心自问,我哪些做得不对,哪些做得不到,常行惭愧,常行忏悔。那么,忏悔好在哪儿?忏悔好在依如来之教而忏悔,好在常行忏悔,每天都忏悔。我们的心地之所以不老实,我们的心之所以不定,就是我们缺乏忏悔的心。如果我们允许道场有点遗憾,如果我们允许僧团还有问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只看僧团的长处,只利用僧团的长处,老实念佛,精进念佛,傻人傻念,你就能得到无限的妙用,就能安住,就能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所以,关键是要有个忏悔的心、感恩的心,要忏悔业障。

忏悔的依据是经典,忏悔的依据是师父的开示,忏悔的依据是案例的示现。读经可以找到自己忏悔的地方;听师父的开示,可以找到忏悔的地方,常行忏悔;尤其是听案例分析,你应该更加找得到自己做不到的地方,常行忏悔。

所以,忏悔的功课要深入。然后呢,你要仔细地去反省自己的错误,给自己有一个布局,常行忏悔,这是深入的方法。

那么,如何深入师父的开示?关于如何深入师父的开示,关于如何深入《贤护经》,我们都有说法,这里就不重复了,这个深入的方向就不重复了。关键的一条,是要不断地实践,反复地实践,把经中,还有师父开示当中的每一条,都和实践能挂上钩,都不再是两张皮,是一合相。这个非常重要。不再是两张皮,是一合相,这是讲的学习开示。在开示过程当中,因为是应大家的机而作的开示,你要仔细认真地去听这些开示,仔细认真地去分析这些案例。对这些开示和案例,你把自己摆进去,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解决问题的方便。比如说,你今天特别感应四个字——“不急不躁”,然后你就开始思惟和实践,如何让自己不急不躁不逃避,这样一个心地。你把这个问题列出来,拎出来,然后自己在实践当中,慢慢慢慢地、不断反复地去体证和实验,最终你就不退转。这是讲的什么呢?深入忏悔、深入听法等等深入问题。

再一个,就是我们讲深入用功的问题,每一次的一天一夜、每一次的三天四夜要好好发大心,坚决用好功,不蹉跎,不错过任何一个行法的机会。这是讲深入用功,每一次行法的时候深入。行法的时候深入,如何深入呢?我们也讲过很多的内容,这里不再重复。

温养的时候如何深入?后温养阶段如何深入?这个以前都不同层次地提过。

总而言之,深入用功,有种种的讲法。要真正讲案例,讲这个东西,可以讲很多很多。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重复。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