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看到别人要尊重别人,不要去挑别人毛病,要感恩别人。那么,比如说,你们在一起修行的人,你经常会看不惯这些人。那么你们想想看,这些人对你的恩大还是仇大?(众答:恩大。)所以你要看清楚,你可能看不惯他,但实际上他对你的恩大,是不是这样?是不是恩大?就比方说这个人,人家在扫地,你又没给人(家)发工资,你也没赞叹别人,别人把地扫了,你受没受利益呀?那对你有恩没有啊?(众:有)这是扫地的,做饭的。是不是这样?然后人家念佛,共同加强了这个能量场,你得到利益了没有?是不是主题啊?你看不惯别人是主还是次啊?明白了没有?
这个人对我们团队的贡献,对我们团队的作用其实它就像个大海,而你看得惯看不惯就是海上的浪花,是海和浪的关系。你满眼看到的是什么?都是浪花,你叫见浪不见海。因为大海呢,你不去看,你看到的只是海里边的浪。其实海对你重要还是浪对你重要?(众答:海。)看海重要。明白了没有?所以这里边每一个人对你的恩大还是仇大?(众答:恩大。)不要恩将仇报。你想通这个了,应不应该尊重?应不应该感恩?应不应该随喜?
其实呢,我们就讲,一个人一定要认为自己的法门是最好的,但是别人的法门对别人也是最好的。你们听明白了没有?我对我的法门,我一定要认为是最好的,否则我修得就没有信心,没有受用,也正是适合我的。但是别人修的法门,是不是最好的?人家修的对人家就是最好的,那你需不需要操心去判断人家修的好还是不好啊?你没有资格。所以如果你管别人的事儿,你就得把别人的事研究明白。你呀,你现在只管自己的事儿,把自己的事研究明白,别人的事儿都尊重、都赞叹,都不想、不思惟,好不好啊?那现在我们大家都是什么?你这对那不对,都是瞎操心,是不是瞎操心啊?要尊重别人。
我以前给大家经常讲,我讲的方便讲啊,般舟至少有508种成就的方式,508种。为什么508种呢?在讲《般舟经》的时候呢,贤护等八大菩萨发愿护持般舟三昧,还有五百名成就者发愿来护持般舟三昧,这些人将来都要乘愿再来,是不是508个啊?他(们)508个是不是一样的呀?各不相同。像观世音菩萨32应化身,为什么32应化身,不是一个应化身啊?对不对?32种代表,明白了没有?那么般舟将来呢,我就方便说有508种代表,你需不需要把这508种方式都搞清楚啊?(众:不需要)第一不需要,第二你搞不清。搞清一种容易还是搞清508种容易?你就搞清你这一种。你对这一种充满信心就行了。那么别人是不是507种里边的一种呢?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那么你要不要做判断呢?你有没有资格来做判断?没有资格。听明白了没有?所以你这叫瞎操心,因为你不可能搞清楚。所以你就认为人家是507种,你是第508,好不好?(众:好)
所以说你要相信自己不能,相信自己不是,相信自己不必要动这个脑筋,听明白了没有?那这样你对外能不能尊重啊?你呀,“我只明白一种,那507种我都不明白”,哎呀,我恭喜你大菩萨,你一定成就。这样的话就不操别人的闲心了,对别人就有恭敬心,就有欢喜心了。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要尊重别人、感恩别人、随喜别人。你有这样一个心地,这就是“立一念”,这就是一念正,不看别人的毛病了,不去评判别人了,不去要求别人了。很重要啊。你自己也不要当裁判,不要当教练,不要当领导,听明白了没有?因为人家不认账。人家不认账,你去当,你不是找抽吗?那么好,别人有没有资格当你的裁判,当你的领导,当你的教练呢?有没有?别人有。你认为别人有,你心就平了,你要认为别人没有啊,你就倒霉了。“你怎么当领导了?你怎么当裁判了?”这叫《五浊恶世示现录》。明白了没有?你允许别人给你当裁判,你心就不动了;你允许别人给你当教练,你就正受用了;允许别人当领导,你就得正能量了。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听懂了没有?懂!好,鼓掌。你这心态一转变,人家怎样对我都是我的依报,都要至诚接受,都是正常的,都是应当的。
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我要找到自己的毛病,受不受委屈没关系,别人领导不领导没关系,别人侮辱不侮辱没关系,别人裁不裁判没关系,别人教不教练没关系,我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毛病。找到自己的毛病就是出路,找不到毛病就是死路。所以只有找我们自己毛病,那才是一个心平气和,找自己的毛病才是修行。所以别人一切都是对境,都来映现我们自己的毛病,改自己的毛病,这就对了。
如果你按照这样一个知见来修行,人我关系能不能处理得好?非常好。你就烦恼无尽誓愿断,都断了,分别心也修掉了。你现在理上明白了,事上你就跟每个人去相处。你一个人处理明白了叫理事圆融,所有的人处理明白了叫事事圆融。早晨、晚上、中午;年轻的时候,中年的时候,晚年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都能处明白,叫时时圆融,每一个时间都圆融。每一件事情上你都能处理明白,叫事事圆融;每一个地方都能处理明白,叫处处圆融。对当前众你都能处理明白了,就说明你对所有众都能圆融,就叫一切圆融,究竟圆融,圆融无碍。好不好啊?(大众:好)
这就是修行,当修行的任务来完成,不要随着习气走,不要发脾气,不要看别人不习惯。你要知道,对别人你没有裁判的资格。裁判了人家不听,听不听?人家不听,你生烦恼;人家听了,你生骄慢,都没意思。所以你要知道你没有裁判的资格,没有教练的资格,没有领导的资格,但是别人有。你允许别人有,你就不烦恼。你要不允许别人有,你看,你就已经指挥别人,“你不能有!”你这还是个裁判,还是个教练,还是个领导,对不对?所以,这就是说允许别人有,就自己生定心,不烦恼。明白了吧?
好,那么还有一条:永远放在一个主基调——挑自己的毛病,改自己的习气。这就是我们讲的一念正。其实这一念正就告诉你,怎么样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破了,修行才上路;四相不破,永远在烦恼当中。看见别人就烦哪,别人看到你也烦哪,现在是别人看到你烦,你不烦,你看到别人还不烦,总而言之,你就不烦。这是一念正。
暂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