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接受就是心行相应

至诚接受就是心行相应

心和你这个实际的这个生活不相应,和你的报应不相应,至诚接受就是相应,至诚不接受就是不相应,明白了没有啊?所以现在你们都不相应嘛,所以就烦恼。其实你不接受的结果怎么样啊?不接受的结果怎么样啊?被动接受。不接受的代价就是付出更多的代价来接受,接受的效果就是付出最小的代价来接受,是不是这样?

比方说两口子吵架,你不接受你和他对着干,你看你两人家庭世界大战,一辈子,吵一辈子也吵不出所以然来,相互相害,都伤肝伤心伤肺,是不是啊?你接受你肯吃亏是不是最小的代价啊?是不是这样啊?安静!你到这儿了,这个地毯是啥样的,你不要挑;遇到什么人,是啥样的你不要挑;什么执事来管你,你不要挑。你就能安心念佛,是不是啊?如果你不是这样,你就看这个执事也不顺眼,看这个人也不顺眼,看这个地毯也不顺眼,看啥都不顺眼,你越看不顺眼,你呀自己越倒霉,是不是这样?

所以你想想看啊,其实我说啊,生不生病不由你,找什么老伴不由你,生什么孩子不由你,有多少钱不由你,住什么房子不由你,有什么车子不由你,统统都不由你,其实不由你,恰恰你认为自己有选择权,貌似有选择权,其实有没有啊?(大众:没有!)如果你想通这一点就能确立至诚接受的心,如果你有至诚接受的心,这个世界有没有烦恼啊?如果你有至诚接受的心,这个世界的一切缘、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环境都能成就你;如果你没有至诚接受的心,这个世界的一切缘、一切事、一切人、一切境界都能把你抓住,都能把你困住。

表面上你是烦别人,其实你是被别人困住啦,是不是啊?你一挑环境的毛病,其实环境把你抓住啦。你生了病,你只有心情好,这个病才能得到最小的报应;你脾气大,这病发展得更快;你本事大把它剪了,它会在别的地方再长出来,是不是这样啊?所以至诚接受的心,是不是修行啊?是大修行。

如果他就是说心,和我们这个心,我们的心啊,心法心法,是心的法,用心,用这个调我们的心来适应这个社会。我们是五浊恶世,是不是啊?五浊恶世是来成就你的还是来烦你的啊?如果是来成就你的,你就是主动,你就是自觉,你就是法性,就是自性,就是理性,就起妙用,如果你认为是来烦你的,你就是个奴隶,就是个可怜虫,就被这个五浊恶世真正染污了,你这叫同流合污。如果你是主动接受就叫同流不合污,同流不染,是不是啊?那你现在被动,这个被动接受就叫同流合污,你不仅合污你还主动污染别人,是不是这样?这是心和行不相应,心和行不相应啊。你要是心相应了,你说:来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因果,来这个世界是来还债的,来这个世界是来受报的,来这个世界是来通过你自己的业缘、情缘、环境缘、人缘、事缘、一切缘、一切人、一切事、一切境来成就你的修行,到极乐世界去的,是不是啊?

那么,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最擅长高考,高考做模拟训练,要做考试题,题做得越多越有把握,是不是啊?那么我们要到极乐世界,这个娑婆世界给我们出的题目多不多啊?要不要完成啊?我们的任务是来做题目的,不是来享受的。这样一个知见立下来,那不享受你就不会烦恼了,对不对?你就不找享受了,你就不找别人毛病了,你就主动去适应了,是不是啊?你主动适应了,就没有害怕了,代价就最小了,是不是这样?所以,如果你没有至诚接受的心,你在这个世界(是)烦恼虫,明白了吧?你有一个挑环境毛病的心,你在单位里过的不舒服,在这儿过的也不舒服,在宿舍里住着你照样不舒服,在家里照样不舒服。为什么啊?一直挑别人毛病嘛,是不是这样啊?如果你是一个奉献的心,不挑别人毛病的心,在单位吃的开,在这儿吃的开,在家也吃的开,在社会上都吃的开,为什么?因为大家眼睛都是雪亮的,是不是啊?所以不要装聪明。我们讲心和行要相应,心和行要相应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

那么我们大家呢,心和行不相应,缺乏至诚接受的心,所以你比方说,你在这行法的时候,假如说你99%在闹情绪,这个时候你选择念佛还是选择跑?一般来讲都会选择跑。是不是啊?如果你有至诚接受的心你知道:我就是个情绪的动物,这个情绪我刚才讲了,我的情绪是不是我啊?不是!是冤亲债主把我绑架了,是魔王把我加持了,是他们骗我的,明白了没有啊?就不跟着情绪跑,明白了没有?是这样,所以我就讲呢,我们这心,这是一个至诚接受的心,如果你能形成一个至诚接受的心,你就不找毛病了,不挑别人了,不挑环境了,不怨天尤人了,你就永远是一个如如不动的如来的大定的心,是不是一个定心啊?是不是如如不动啊?这就是如来的不动心,这就是不动地,这法简单不简单?很简单,明白了没有?按照这个法来修行你就是不动地,就是不动地的菩萨位,你就和如来的心地一样。

如果你老是支支棱棱的,格格棱棱的,看谁都不对劲,环境也不对劲,对自己也不满意,你这个心永远是一个可怜虫,焦躁不安,动荡不定,焦躁不安,动荡不定,烦恼万分,这个心可不可怜?自己把自己放在火上烤,是不是?烤焦了还要加火,是不是这样?这就是烦恼的根源所以我们心和行啊不相应,心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行持不相应。

 

 

摘自《心行相应稳固修行》

 


暂无附件